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烛下尊前一分手,舟中岸上两回头。
归来虚白堂中梦,合眼先应到越州。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场景。"烛下尊前一分手"表达了朋友在蜡烛下相对而坐,依依不舍之情;"舟中岸上两回头"则写出了分别时的反复凝视,生怕错过最后一刻的告别。接下来"归来虚白堂中梦"显示了诗人回到空旷的厅堂后,对那次别离仍然念念不忘,以至于在梦中重现;而"合眼先应到越州"则透露出诗人的预兆或许是心向往之地,在闭上眼睛之前就已想象着自己抵达了远方的越州。
白居易以其直率真挚的诗风闻名,这首诗正体现了他对友情深厚的情感和对于人生离合的敏锐感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诗人传递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远方的向往,展现了古典诗词中特有的意境美。
不详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烟波尽处一点白,应是西陵古驿台。
知在台边望不见,暮潮空送渡船回。
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香。
欲摘一枝倾一盏,西楼无客共谁尝。
往恨今愁应不殊,题诗梁下又踟蹰。
羡君犹梦见兄弟,我到天明睡亦无。
莫道岐州三日程,其如风雪一身行。
与君况是经年别,暂到城来又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