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结庵已忘情,植竹更端操。
迢遥月上床,习静谁能造。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深深沉浸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结庵已忘情"表达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投入,已经超越了世俗情感的羁绊;"植竹更端操"则通过种植竹子这一意象,象征着诗人高尚的节操和清雅的志趣。"迢遥月上床,习静谁能造"进一步描绘了夜晚月光洒在庵中的宁静景象,暗示出诗人在此处修行,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超脱,寻常人难以达到这样的境界。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沉的意境,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禅意生活,以及对高洁人格的坚守,具有浓厚的道家和禅宗思想。
不详
台高上霄汉,人远绝嚣纷。
秋中午夜静,万里无纤云。
凝霜压寒芦,白月铺净练。
谁起落梅声,愁人泪如霰。
云山日在眼,飞观复看云。
愿似崇朝雨,飘扬静世氛。
千峰起华阳,一水连天汉。
初月正沉钩,隐然飞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