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二首(其二)

风发吾舟停,风停吾舟发。

谁知乘舟人,正是观风客。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乘舟人在自然界的微妙互动中所体验到的自由与限制,以及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感知。

首句“风发吾舟停”,形象地展现了当风吹起时,乘舟人必须暂时停下前行的脚步,等待风力减弱或改变方向,方能继续航行。这不仅体现了自然界力量的强大,也暗示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被动和顺从。

紧接着,“风停吾舟发”则描述了风力消逝后,乘舟人得以重新启动船只,继续他们的旅程。这一转折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规律性,也隐含了乘舟人对自然节奏的顺应与利用。

“谁知乘舟人,正是观风客。”这两句将视角转向乘舟人本身,揭示了他们不仅是自然之舟的驾驭者,更是自然现象的观察者。乘舟人在与风的互动中,既是行动的主体,也是自然变化的见证者,这种双重身份的设定,赋予了诗歌深刻的哲理意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乘舟人与风的互动,巧妙地探讨了人在自然中的位置、适应与观察,以及自然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它以简练的语言,传达出深邃的自然哲学思考,引人深思。

收录诗词(731)

石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沛望歌风台

三王久不作,淳风变纵横。

兵戈入战国,耆宿填秦坑。

天赐赤帝子,龙泉定升平。

岂独体貌异,圣度畴与京。

功成归故里,慷慨道平生。

意气自雄俊,歌词亦峥嵘。

至今千载下,闻者心胆明。

是宜冠庶物,直与商周并。

帝子乘龙升,故台未全平。

台下春草绿,时鸟间关鸣。

猛士安在哉,四海复永清。

仰见云飞扬,溯风有馀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送王尚书德辉还馀姚五首(其一)

杳杳稽山青,茫茫舜江白。

意倦行且休,身存岁宁迫。

唐虞世已远,孔孟道未塞。

长啸凌秋空,黄花正盈陌。

形式: 古风

送王尚书德辉还馀姚五首(其二)

吾行何所求,青山映华发。

板舆傍春花,清波溅仙袜。

功名一炊黍,人世几明月。

历览千万秋,百巧未如拙。

形式: 古风

送王尚书德辉还馀姚五首(其四)

塞北多归雁,江南有去人。

尘寰回鹤梦,神剑敛龙鳞。

童冠同三月,莺花又一春。

羊裘滩底在,吾欲问吾津。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