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子晋叔往曹溪兼寄冯大昌历

秋风吹雁度浈江,客子担簦上小艭。

招隐旧盟丛桂曲,藏脩今就玉莲缸。

上方萝月留僧偈,石磴松涛起梵腔。

千载法门原不二,尘心都在静中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送别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离别的哀愁与对友人的深情。首句“秋风吹雁度浈江”,以秋风、大雁和浈江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萧瑟而深远的氛围,预示着离别的伤感。接着,“客子担簦上小艭”一句,直接点明了送别的情境,客子(即友人)背负行囊,乘小舟启程,画面生动,情感真挚。

“招隐旧盟丛桂曲,藏脩今就玉莲缸”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友人过去约定的怀念以及对此次行程的期待。招隐,引诱隐士出山之意;丛桂曲,指隐居之地;玉莲缸,则是修行之所。这两句既是对友情的深厚回忆,也是对友人新旅程的美好祝愿。

“上方萝月留僧偈,石磴松涛起梵腔”描绘了友人前往目的地途中的景象,上方(可能指寺庙)的月光下,僧侣诵经之声悠扬,石阶旁松涛阵阵,梵音缭绕,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暗示了友人旅途中的精神寄托。

最后,“千载法门原不二,尘心都在静中降”两句,总结全诗主旨,表达了对佛法的信仰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千载法门,意指永恒不变的真理;尘心,世俗之心;静中降,指在宁静中放下杂念,达到心灵的净化。这两句不仅深化了主题,也体现了诗人对友人旅途平安、心灵得以升华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送别时的哀愁、对友情的珍视、对旅途的期待以及对内心平静的向往,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收录诗词(615)

郑学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隆庆元年举人。任武缘知县。有《句漏集》

  • 字:承孟
  • 籍贯:广东顺德

相关古诗词

答欧子建

青天西挂赤城霞,卧阁潇潇玩物华。

鲤讯忽惊云里堕,龙纹遥忆斗间斜。

长吟祇恨依然越,绝调堪怜和者巴。

海内才名诸少在,白头人自老楞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答太初叔

扰扰尘途五十年,几回清梦寄游仙。

虚疑鹤驭横三岛,已恨凫飞隔九天。

往事总归刍狗外,息机长傍海鸥前。

知君妙得华阳诀,肯授参同契一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答陈梅伯见讯

清晓银床叶渐稠,病怀潇瑟又深秋。

非关庾信情多感,自笑韩康迹未幽。

赤仄尚堪供白堕,短篇那得慰长愁。

芦花浅水多肥鳜,安得重携上钓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为园

数亩为园枕水涯,绿阴偏称野人家。

虽无赋绢千头橘,也有开樽几树花。

地迥江山供杖屦,人閒宾客尽烟霞。

药炉经卷吾堪老,不管流年鬓有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