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道中

捧檄趋平谷,西风送马蹄。

秋深衰柳变,日落晚山低。

荒草平原合,黄云入望迷。

边城烽火息,野老自提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平谷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浓郁的自然风光与深沉的历史氛围。

首联“捧檄趋平谷,西风送马蹄”,以“捧檄”这一动作开篇,形象地展现了诗人急切前往平谷的情景,而“西风送马蹄”的景象,则为这急行增添了几分萧瑟与豪迈。

颔联“秋深衰柳变,日落晚山低”,通过“秋深”、“衰柳”、“日落”、“晚山低”等意象,勾勒出一幅深秋傍晚的凄美画面,衰败的柳树在秋风中摇曳,夕阳西下,群山仿佛也变得低矮,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宁静。

颈联“荒草平原合,黄云入望迷”,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读者带入更广阔的自然景观之中。荒草覆盖的平原与远处的黄云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迷离的视觉效果,既展现了大自然的辽阔无垠,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思考。

尾联“边城烽火息,野老自提携”,则以边城的平静与老农的自给自足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既体现了和平带来的安宁,也反映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感慨。烽火已熄,意味着战争的结束,而“野老自提携”则描绘了和平年代人们自力更生、和谐共处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理想社会状态的赞美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不仅展现了平谷道中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壮阔,还蕴含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社会现状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22)

文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九日游石湖次白二贞夫韵

重阳谁泛石湖船,秋水平吞万里天。

翠管银笙空外沸,牙樯锦缆镜中牵。

西风着意吹乌帽,红叶如花落舞筵。

痛饮狂歌非慢世,江山佳节自年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丹阳道中同嘉弟

昨夜乘潮发建康,今朝潮落又丹阳。

天南星斗随沙鸟,江上风烟忆故乡。

去住此身原不定,飘零吾道孰行藏。

同舟尔亦同沦落,对酒无言泪两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道中望上宫

策蹇行行路转深,上宫台殿郁森森。

朱幡缥缈云中影,玉磬玲珑雨外音。

丹灶有时窥白鹤,砂床何日试黄金。

我来欲访茆君迹,古洞云封不可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湖上

开岁常怀湖上游,干戈阻绝未能酬。

水光山色依然好,红叶青松不奈秋。

驱寇曾闻当日喜,渔歌犹有昔时愁。

独怜鸥鸟沙汀上,来往翻飞得自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