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可法祠联

何处吊公坟,看十里平山,空余蔓草;

到来怜我晚,只二分明月,曾照梅花。

形式: 对联

鉴赏

此联以深沉哀婉之笔,描绘了对史可法将军的缅怀之情。首句“何处吊公坟”,以设问开篇,引人思考,何处是祭拜史将军墓地的地方?接着“看十里平山,空余蔓草”一句,以景物描写渲染出一种荒凉与寂寥的氛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史将军的墓地周围,曾经繁华之地如今只剩下荒草丛生,表达了对英雄逝去的深深惋惜。

“到来怜我晚”一句,转而表达出作者自己的感慨,意为来到这里时,心中充满了对史将军的同情与敬仰,但遗憾的是来得太晚,未能亲眼见证这位英雄的辉煌时刻。这种情感的流露,既是对史将军英勇事迹的追忆,也是对自己未能早些认识并敬仰这位英雄的自责。

最后,“只二分明月,曾照梅花”一句,以月光与梅花作为象征,寓意着史将军虽已离世,但其精神如同那皎洁的月光和傲霜斗雪的梅花一般,永远照亮后人的道路,给予人们力量与启示。这里的“二分明月”特指扬州,扬州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的聚集地,而“梅花”则象征着高洁与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以此来赞颂史将军的高尚品格和英勇事迹。

整体而言,此联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不仅表达了对史可法将军的深切怀念,也寄托了对英雄精神的崇敬与传承,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英雄人物的尊崇与纪念。

收录诗词(7)

吴大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曾国荃联

率湘军转战一十八行省,论三朝将相名臣,难兄难弟;

为晋邦全活数千万灾黎,宜百世子孙食德,尔公尔侯。

形式: 对联

招贤馆联

叶公好龙,真龙必出;伯乐相马,凡马皆空。

形式: 对联

关羽、赵普合祠联

地居廉让之间,二分流水,三分农圃;

学有经济者贵,半部论语,一部春秋。

形式: 对联

小池书院联

修我墙屋,非直为观美也,比及三年,郁郁乎文哉,于斯为盛;

率其子弟,又从而礼貌之,有能一日,孳孳为善者,何用不臧。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