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都(其七)

一入都门已到家,征人北上日西斜。

槐厅谬附明经选,桂苑犹虚及第花。

世路恩仇收短剑,人情冷暖验笼纱。

傥无驷马高车日,誓不重回故里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诗人李鸿章所作的《入都》组诗中的第七首,表达了诗人进入京城后的感慨和心志。首句“一入都门已到家”描绘了诗人初到京城的既视感,仿佛回家一般,显示出对京城的亲近和归属感。次句“征人北上日西斜”则暗示了诗人身份的特殊,可能是作为官员或使者,此时正值傍晚。

第三句“槐厅谬附明经选”中,“槐厅”指朝廷官署,“谬附”表达谦虚,意为自己误入仕途,通过科举考试入选。“明经选”指明经科选拔,诗人自谦道自己并非科举正途出身。第四句“桂苑犹虚及第花”进一步强调自己的身份,以“桂苑”象征科举及第的荣耀之地,而“犹虚”则表示这些荣誉尚未属于他。

第五句“世路恩仇收短剑”寓意在官场生涯中,诗人将放下个人恩怨,准备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短剑”象征着锐气与决心,暗示他将以理智和策略应对世事。第六句“人情冷暖验笼纱”则揭示出官场中人际关系的微妙,暗示人情冷暖难以捉摸,需要谨慎应对。

最后一句“傥无驷马高车日,誓不重回故里车”表达了诗人坚定的决心,除非有一天能拥有显赫的地位和荣归故里的风光,否则他不会轻易离开京城。这句诗展现了诗人对于功名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期许。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和感受,揭示了官场的现实与诗人内心的抱负,展现了晚清时期士大夫阶层的心态。

收录诗词(76)

李鸿章(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 字:渐甫或子黻
  • 号:少荃(泉)
  • 籍贯:安徽合肥
  • 生卒年: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

相关古诗词

入都(其八)

黄河泰岱势连天,俯瞰中州一点烟。

此地尽能开眼界,远行半为好山川。

陆机入洛才名振,苏辙来游壮志坚。

多谢咿唔穷巷士,残年兀坐守遗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入都(其十)

骊歌缓缓度离筵,正与亲朋话别天。

此去但教磨铁砚,再来惟望插金莲。

即今馆阁需才日,是我文章报国年。

揽鬓苍苍犹未改,不应身世又迍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山东旅舍题壁(其一)

黄河东抱乱山流,迢递征途又暮秋。

愧我年华同邓禹,飘零书剑未封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山东旅舍题壁(其二)

故园荆树隔三株,虎口知能脱得无。

怕听荒鸡啼晓月,断人乡梦易模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