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于石在宋末元初时期创作的,名为《端午次韵和徐改之(其二)》。诗中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慨和对英雄事迹的怀念。
“涛头洒泪眼难乾,鱼腹沉冤骨未寒。” 这两句通过对古人悲惨遭遇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往昔英雄的同情与哀悼。"楚些一章招莫返,曹碑八字好难看"则透露出诗人面对历史遗迹时的心境,感叹往事难以追回,同时也表现出对那些伟大而又残酷历史事件的无奈与敬畏。
“水流不尽湘江恨,俗奠空陈蘋藻盘。” 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哀伤和对往昔英雄未能承平安之世的无限感慨。"我亦逢时增感慨,凛然忠孝孰能干"则直接表露了诗人面对英雄事迹时的感慨与自问,反映出他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怀。
整首诗语言沉郁,情感丰富,通过对古代英雄故事的追忆,抒发了诗人对历史、忠孝以及个人的无力感的复杂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