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同诸公社集郑超宗影园即席咏黄牡丹十首(其六)

掖庭昏霭怨春归,叠帕匡床怅望稀。

窥浴转愁金照眼,割盟须记赭留衣。

梳成堕马泥拖障,梦破徵兰粉较肥。

谁借橘媒生羽翼,可能鸿鹄似高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女子对春日离去的哀怨之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微妙变化。

首句“掖庭昏霭怨春归”,以“掖庭”象征深宫,昏暗的云霭中蕴含着女子对春天离去的哀怨,营造出一种幽怨凄美的氛围。接下来,“叠帕匡床怅望稀”一句,通过叠放的帕子和空荡的床铺,进一步表现了女子内心的孤独与失落,她怅然地望着空无一人的房间,心中满是无奈与寂寞。

“窥浴转愁金照眼,割盟须记赭留衣”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一方面描绘女子窥视他人沐浴时的担忧,担心自己的容颜不再吸引人;另一方面,通过“割盟”和“赭留衣”的典故,暗示了女子对过去盟约的回忆,以及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

“梳成堕马泥拖障,梦破徵兰粉较肥”则通过女子的日常打扮和梦境的破碎,展现了她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现实的落差感。梳妆时的“堕马”发型和“泥拖障”(可能是指妆容或衣物的模糊不清),以及梦醒后发现“徵兰粉较肥”,都暗示了女子内心的失落与自我反思。

最后,“谁借橘媒生羽翼,可能鸿鹄似高飞”两句,以“橘媒”比喻帮助人成长的力量,而“鸿鹄”则象征着远大的理想与追求。这两句表达了女子对于外界助力的渴望,以及对未来能够展翅高飞、实现梦想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女子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憧憬,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收录诗词(592)

黎遂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天启七年举人。再应会试不第。善诗、古文,工画山水。崇祯中,陈子壮荐遂球为经济名儒,以母老不赴。明亡,方应陈子壮荐,为南明隆武朝,兵部职方司主事,提督广东兵援赣州,城破殉难。谥忠悯。有《莲须阁诗文集》

  • 字:美周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46

相关古诗词

扬州同诸公社集郑超宗影园即席咏黄牡丹十首(其七)

花阵纵横紫翠重,木兰金甲绣盘龙。

团圆月照莲心苦,廿四风围柳带松。

涿鹿战场云结帜,谷城兵法怒蟠胸。

娇娆亦有王侯骨,一笑功成学赤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扬州同诸公社集郑超宗影园即席咏黄牡丹十首(其八)

谁写春容出塞看,胡沙漠漠照衿寒。

扶来更学灵妃步,睡起羞为道士冠。

琐骨传灯开五叶,鞠衣持茧献三盘。

相思莫误朱成碧,烛泪盈盈蜡晕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扬州同诸公社集郑超宗影园即席咏黄牡丹十首(其九)

憔悴西风梦不成,娉婷相见在春城。

欢场九锡传花瑞,隐语双文赠鸟名。

宝镜背悬交吐燄,索铃初护尽无声。

看多怕有香尘上,出浴依然媚晚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扬州同诸公社集郑超宗影园即席咏黄牡丹十首(其十)

天宝何因便改元,尚怜芳影秘泉温。

不闻金鉴留丞相,多恐玉环蒙至尊。

朱紫故宜当日贱,衣裳能得几时恩。

扬州芍药看前事,功业纶扉并尔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