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巳重九小集拙诗记海外风景之异呈亨叔

十年重九老天涯,异域空惊节物佳。

杨柳枝头无落叶,芙蓉池面有残花。

篱边菊好延陶令,坐上诗成戏孟嘉。

随分清欢须酩酊,归时风帽任攲斜。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异国他乡,面对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时的独特心境与感受。首联“十年重九老天涯,异域空惊节物佳”,开篇即点明了时间与地点,十年的时光让诗人远离家乡,漂泊在异国他乡,重阳节的到来却让他在异域中感受到了节日的美好,但这种美好背后却隐藏着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颔联“杨柳枝头无落叶,芙蓉池面有残花”,通过自然景象的对比,展现了诗人眼中的异域风光。杨柳枝头没有落叶,意味着这里的秋天来得较晚或气候特殊;而池面上的残花,则暗示着季节的更迭。这两句既描绘了异域的自然景观,也暗含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颈联“篱边菊好延陶令,坐上诗成戏孟嘉”,进一步深化了情感表达。诗人以菊花和饮酒的典故,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雅士生活的向往和对当下聚会的享受。这里引用了陶渊明爱菊的典故和孟嘉醉酒赋诗的故事,既增添了诗意,也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

尾联“随分清欢须酩酊,归时风帽任攲斜”,则是对聚会氛围的生动描绘。诗人强调了在异国他乡,即使环境不同,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不必过于拘束。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即使归途遥远,也要保持乐观的心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身处异国他乡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故乡的思念,也有对当下生活的珍惜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收录诗词(522)

李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字泰定,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 字:泰发
  • 号:转物老人
  •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 生卒年:1078年12月16日[1

相关古诗词

秋日题池南壁间

牢落双泉一病翁,十年忧患扫还空。

荷稀竹密宜秋雨,户窄檐低耐飓风。

尽日抄书北窗下,有时闲步小桥东。

谁知万水千山外,亦与乡居兴味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记梦一首

梦魂忽到姜山寺,竹径松门夜不关。

堂上千灯还闪闪,池中一水自潺潺。

十年迥悟空心法,万里归寻葬骨山。

攲枕觉来城角动,床头残月尚弯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和郡守喜雨之什

一犁甘泽应虔恭,顿觉山川返旧容。

宿霭酿成千嶂雨,迅雷惊起九渊龙。

水生洲渚宽溪女,润浃郊原慰老农。

衰病不知春过去,强持杯酒略相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魏子介然甲戌中春不远数百里访予寂寞之滨予方厄穷适此久旱市无鱼肉园乏佳蔬介然处之宴然眷眷不忍舍去予与介然别久介然气貌议论益超然孟夏既望慨然请辞欲归筑室读未见之书科举之文不足学走笔作长句送行且勉使力学志其远且大者仍用喜雨诗韵

爱君凛凛有英风,刮目相看为改容。

榻解久悬延孺子,楼登百尺卧元龙。

货因缕积成良贾,学务深耕鄙惰农。

已约三冬重过我,尽携书史日相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