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誓扫匈奴,出师未捷身先死;
更催飞将,拔剑斫地歌莫哀。
这首挽联以慷慨激昂之气,表达了对英勇牺牲者的深切缅怀与崇高敬意。上联“誓扫匈奴,出师未捷身先死”借用历史典故,赞扬了刘玉堂等人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一切代价,誓要清除边患,即使在出征的路上未能完成壮志,也已英勇献身。这句诗不仅展现了其英勇无畏的精神,也暗含了对未能实现伟大抱负的遗憾。
下联“更催飞将,拔剑斫地歌莫哀”则进一步强调了对英雄的颂扬。这里的“飞将”指代的是古代勇猛善战的将领,象征着刘玉堂等人的英姿。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依然坚韧不屈,拔剑在地,高歌壮志,拒绝哀伤,展现出一种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豪情。这种精神不仅是对个人英雄主义的赞美,更是对国家忠诚与牺牲精神的崇高礼赞。
整体而言,此挽联通过历史典故与生动描绘,既是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也是对其英勇事迹的热烈颂扬,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英雄主义和牺牲精神的深刻理解和高度推崇。
不详
无一日不办事,无一事不用心,疆寄三十年,仅乃如此;
行治术十之六,行学术十之四,存诗五百首,呜呼哀哉。
谭唐去,贺马亡,故国少英豪,拔剑那堪君又死;
袁黄庸,康粱走,干城无健将,枕戈差幸我犹生。
骇浪惊涛,先生去矣,枪林弹雨,吾辈当之,为其易,为其难,维死可生生可死;
衡云湘树,魂兮归来,沅芷澧兰,人如可作,同此心,同此理,以歌当哭哭当歌。
北起荆山,南包衡岳,中更九江合流,形胜称雄,楚尾吴头一都会;
内修吏治,外肄戎兵,旁兼四裔交涉,师资不远,林前胡后两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