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盱眙王使君东游四首(其四)

风林山阙处,茅舍两三家。

小驻回鹘队,重寻粟玉花。

疏烟横暖霭,碧溜漱晴沙。

野兴未渠尽,数峰明晚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在风声穿过树林的山脚下,有两三户简陋的茅草屋。
一小队回鹘人暂时停留,他们再次寻找着名叫粟玉花的景物。
稀疏的炊烟横跨温暖的雾气,清澈的小溪冲刷着晴天的沙滩。
野外的乐趣还未完全消散,傍晚时分,几座山峰在晚霞中显得格外明亮。

注释

风林:风吹过树林。
山阙:山脚下的缺口。
茅舍:简陋的茅草屋。
回鹘队:回鹘族的队伍。
粟玉花:可能指代某种地方特色或象征性的景物。
疏烟:稀疏的炊烟。
暖霭:温暖的雾气。
碧溜:清澈的小溪。
晴沙:晴天的沙滩。
野兴:野外的兴趣或乐趣。
渠尽:完全。
晚霞:傍晚的彩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乡村景象。"风林山阙处,茅舍两三家",诗人以轻盈的笔触勾勒出山间隐蔽之处,稀疏的几户茅屋点缀其间,展现出自然与人居的和谐共处。"小驻回鹘队,重寻粟玉花",暗示着远方的队伍在此稍作停留,他们或许在寻找传说中的美丽花朵,增添了旅行的趣味性。

"疏烟横暖霭,碧溜漱晴沙",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环境,淡淡的炊烟与温暖的雾气交织,清澈的溪流在晴朗的沙滩上潺潺流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生机盎然的画面。最后,"野兴未渠尽,数峰明晚霞",诗人表达了对野外景色的留恋,意犹未尽,而远处的山峰在晚霞映照下更显壮丽,为这幅画面增添了一抹诗意的余晖。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闲适野趣,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收录诗词(2048)

陈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陪盱眙王使君东游四首(其三)

红旗围皂盖,离迾碧山隅。

水色涵云树,宾筵著画图。

香温金凿落,花亚锦屠苏。

醉里银丝鲙,渔舟不待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陪盱眙王使君东游四首(其二)

缆解鸥飞处,船移柳影中。

林庐桃李月,浦溆蕙兰风。

酒浅能无醉,歌长惜有终。

赋诗聊泚笔,寓意未须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陪盱眙王使君东游四首(其一)

锦席浮波影,牙樯转雾霏。

飞花窥碧酒,舞蝶傍红衣。

野日歌前淡,云峰望处微。

游鱼应与乐,啼鸟莫催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高头山

小驻缘云脚,居然睡眼醒。

楚田衔树阔,汉水挟山青。

蹀躞初忘倦,巉岩已饱经。

川原方啖蔗,不拟叹漂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