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同管记陆瑜九日观马射诗

晴朝丽早霜,秋景照堂皇。

干惨风威切,荷雕池望荒。

楼高看雁下,叶散觉山凉。

歇雾含空翠,新花湿露黄。

飞禽接旆影,度日转铍光。

连翻北幽绮,驰射西园傍。

勒移码瑙色,鞭起珊瑚扬。

已同过隙远,更异良弓藏。

且观千里汗,仍瞻百步杨。

非为从逸赏,方追塞外羌。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早晨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变换与壮丽。诗人以“晴朝丽早霜,秋景照堂皇”开篇,将清晨的阳光与霜白交织的美景呈现在读者眼前,营造出一种明亮而清冷的氛围。

接着,“干惨风威切,荷雕池望荒”两句,通过描述风的凛冽和池塘的荒凉,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肃杀之气。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将生机勃勃的夏日与萧瑟的秋日景象巧妙结合,使得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楼高看雁下,叶散觉山凉”则转向对更高视角的描绘,通过观察大雁南迁和树叶飘落,感受到山间的凉意,展现出秋天特有的宁静与深远。这一部分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蕴含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季节更替的感慨。

“歇雾含空翠,新花湿露黄”两句,通过雾气、翠绿的天空和湿润的花朵,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活力。诗人巧妙地将静态与动态、色彩与光影相结合,使整个场景显得既静谧又充满生机。

“飞禽接旆影,度日转铍光”描绘了猎场上飞禽与箭矢的动态画面,通过“接”、“度”、“转”等动词,展现了狩猎活动的紧张与激烈,同时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连翻北幽绮,驰射西园傍”则将视线转向更为广阔的场景,通过“连翻”、“幽绮”等词语,描绘了猎场上的壮观景象,以及猎手们在西园旁驰骋射箭的英姿。

最后,“勒移码瑙色,鞭起珊瑚扬”两句,通过“勒”、“移”、“码瑙色”、“鞭”、“珊瑚扬”等形象的描绘,进一步展示了猎场上的奢华与壮观,同时也暗含了对狩猎活动的赞美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秋日早晨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狩猎活动的生动再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时间、季节变化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99)

陈叔宝(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朝陈最后一位皇帝。公元582年—589年在位,在位时大建宫室,生活奢侈,不理朝政,日夜与妃嫔、文臣游宴,制作艳词。隋军南下时,自恃长江天险,不以为然。589年(祯明三年),隋军入建康,被俘。后在洛阳城病死,终年52岁,追赠大将军、长城县公,谥曰炀

  • 字:元秀
  • 生卒年:553—604年

相关古诗词

五言画堂良夜履长在节歌管赋诗迾筵命酒十韵成篇

季冬初阳始,寒气尚萧飒。

原叶或委低,岫云时吐欱。

雕树乍疏回,远峰自重沓。

云兴四山霾,风动万籁答。

肃肃凝霜下,峨峨层冰合。

复殿可以娱,于兹多延纳。

迢迢百尺观,杳杳三休閤。

前后训导屏,左右文卫匝。

进退簪缨移,纵横壮思杂。

幸矣天地泰,当无范雎拉。

形式: 古风 押[合]韵

初伏七夕已觉微凉既引应徐且命燕赵清风朗月以望七襄之驾置酒陈乐

广席多才俊,重合引珠妍。

管弦檐外响,罗绮树中鲜。

举针还向月,上舞复依筵。

度河将□殿,相看并是仙。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晚宴文思殿诗

晚日落馀晖,宵园翠盖飞。

荷影侵池浪,云色入山扉。

萤光息复起,暗鸟去翻归。

乐极未言醉,杯深犹恨稀。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宴光璧殿咏遥山灯诗

照耀浮辉明,飖遥落烬轻。

枝多含树影,烟上带佩生。

杂桂还如月,依柳更疑星。

园中鹤采丽,池上凫飞惊。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