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长安五首(其三)

十年踪迹漫劳劳,风雨周游有敝袍。

短棹独临沧海阔,单车直上太行高。

穷途恸哭谁哀阮,荒径欣奔自拟陶。

且待向平婚嫁毕,指挥五岳属吾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末清初诗人尤侗所作的《别长安五首》中的第三首。诗中描绘了诗人离别长安时的复杂心情与壮志豪情。

首句“十年踪迹漫劳劳”,诗人回顾过去十年在长安的生活,充满了辛劳与奔波,暗示了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与反思。接着,“风雨周游有敝袍”一句,以风雨象征生活的艰辛与不顺,而“敝袍”则表明了诗人虽历经磨难,但依然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

“短棹独临沧海阔,单车直上太行高。”这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前句写诗人独自驾着小舟面对广阔的大海,后句则描述他驾车直冲巍峨的太行山,展现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勇往直前和不畏艰险的决心。

“穷途恸哭谁哀阮,荒径欣奔自拟陶。”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一方面,面对人生的困境,他感到孤独与痛苦,无人理解;另一方面,他却像东晋诗人陶渊明一样,追求自由与宁静的生活,展现出诗人既渴望解脱又不愿放弃理想的心理状态。

最后,“且待向平婚嫁毕,指挥五岳属吾曹。”诗人以向平(汉代名士)为榜样,表示自己将等到完成家庭责任后,便要像掌控五岳一样,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展现出诗人对未来充满期待和雄心壮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离别长安时的复杂心境,既有对过往的回忆与感慨,也有对未来充满希望与决心的展望。

收录诗词(361)

尤侗(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戏曲家,曾被顺治誉为“真才子”;康熙誉为“老名士”。早年自号三中子,又号悔庵,晚号良斋、西堂老人、鹤栖老人、梅花道人等,苏州府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于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分撰列传300余篇、《艺文志》5卷,二十二年告老归家。四十二年康熙南巡,得晋官号为侍讲,享年八十七岁。侗天才富赡,诗多新警之思,杂以谐谑,每一篇出,传诵遍人口,著述颇丰,有《西堂全集》

  • 字:展成
  • 籍贯:一字同
  • 生卒年:1618年-1704年

相关古诗词

别长安五首(其四)

不如归去不如归,归去来兮知昨非。

千里壮心天马下,一朝适意野鸥飞。

焚书并瘗珊瑚笔,解绂先裁薜荔衣。

犹有吴钩抛未得,酒酣常舞钓鱼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别长安五首(其五)

葑水城南一草堂,莳花修竹自幽芳。

老妻酿秫藏盈斗,儿子摊书读几行。

有客日来谈鬼魅,先生夜梦见羲皇。

出门莫向长安笑,曾在长安望故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题韩蕲王庙

忠武勋名百战回,西湖跨蹇且衔杯。

英雄短气莫须有,明哲保身归去来。

夜月灵旗摇铁瓮,秋风石马上琴台。

千年遗庙还香火,杜宇冬青正可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生日志感

半百年过意不如,看云藜仗倚荒庐。

平生最拙惟谋食,一事差强已废书。

萧瑟江关哀庾信,飘摇风树泣皋鱼。

何当燕市寻屠狗,洒酒荒天吊望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