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何处飞来共一枝,任他头首也相随。
梁王池上春多少,几见开花结子时。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梨花的诗,名为《绘梨花白头》。诗人王恭以细腻的笔触,通过“何处飞来共一枝”的设问,表达了梨花的飘忽不定和自然之美。梨花与他物共同绽放于枝头,不论其高低贵贱,都展现出随和的姿态。接着,诗人借梁王池的春色,暗示梨花盛开的季节,但又感慨“几见开花结子时”,流露出对时光流转、生命轮回的深沉思考。整首诗寓情于景,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梨花独特的情感和对生命的感慨。
不详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松桂春深野鸟啼,绿萝飞处隐仙梯。
瘦筇好是行来好,云白山青水满溪。
春水重林旧草庐,半村残雨带归渔。
空山不是无猿鹤,惆怅何人更隐居。
水国霜空绝鸟飞,乱山寒翠袭行衣。
何人独在林间隐,却向清时更息机。
水墨年来谁最工,玉堂词客我心同。
林泉天上悠悠别,那得相寻似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