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未有子之孝,而公不用情。
大书甄济传,更作董生行。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同所作,题为《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中的第二百二十五首。诗中表达了对孝道的理解和对公正无私的赞扬。前两句"未有子之孝,而公不用情",意思是说在评判孝顺的行为时,不应仅凭个人情感,而应以公正无私的标准来衡量。后两句"大书甄济传,更作董生行",则借典故来表达对公正无私的贤者如甄济和董生的推崇,他们或许没有寻常子女的孝顺行为,但他们的行为和事迹却足以成为楷模。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典故,强调了孝道的深层含义并非仅限于表面的侍奉,而是包含着公正无私的精神,是对社会道德的高尚追求。林同的诗歌语言简洁,寓意深远,体现了他对孝道伦理的深刻理解。
不详
慎勿第门坏,那容堂庑增。
父犹足乎此,我顾莫之承。
茅焦甘伏质,考叔请留羹。
大隧如初乐,咸阳虚左迎。
可能来太学,即得誉诸儒。
岂以习诗苦,应云与母俱。
亲丧徒步负,万里历岷峨。
何事今人说,惟知襦裤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