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犯晓登云顶,日午仅陟半。
不知几多高,上为云所幔。
复穷千百级,忽已凌霄汉。
擘絮立岑椒,裹绵坐石畔。
开口竟可吞,入手弗容玩。
袖归拟赠客,衣解随风散。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登鼓山之巅,直至中午仅攀登了一半路程,但已经感受到了极高处的云雾缭绕。诗人不断攀登,终于到达千百台阶之上,仿佛已凌驾于霄汉之间。在山顶,他看到白云如絮,站立于险峻的岑椒石上,甚至坐在石边也能感受到云的包裹。云朵轻盈得仿佛一口就能吞下,却又无法仔细把玩。诗人想将这云采袖回赠予友人,然而衣袖中的云却随风飘散。整首诗通过登山过程和对云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敬畏,以及对瞬间美好景象的留恋。
不详
柴门绝造请,俯仰爱吾真。
模帖存奇字,摊书识异人。
垂帘香穗直,脱帽酒痕新。
斜日石栏曲,春驹亦自驯。
辟地东郊外,开门枋口边。
山从王屋起,水与孟门连。
处士名犹在,司空园正传。
因怀玉川子,对月诵遗篇。
阶下芰荷香正浓,竹边小榭水云封。
钩帘差怪岚光远,欲向华山借一峰。
初入长干第一关,果然幽境出尘寰。
西风黄叶南朝寺,前面长江后面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