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李文叔夜谈

中庭老柏霜雪里,北风烈烈偏激耳。

诵诗夜半舌入喉,饮我樽中渌醽美。

升堂辞翰愧非有,何异还家数其齿。

文章万古犹一鱼,乙丙谁能辨肠尾。

更惭颇似会稽康,欲语常遭士瑶柅。

广陵八月未足言,曾使酲醲涊然起,安得谭如子枚子。

形式: 古风

翻译

庭院里的老柏树在霜雪中屹立,北风吹过,声音刺耳。
深夜吟诗,舌头仿佛触及喉咙,品尝杯中的清醇美酒。
登上厅堂,笔墨无能,深感惭愧,这与回家数算牙齿有何区别。
文章千百年来如同一条鱼,乙丙之类的文字谁能分辨它的头尾。
更让我惭愧的是,我像会稽的康乐,想说话却常被士瑶阻止。
广陵八月的景色无需多言,它曾使我醉意浓浓,怎及得上你们子、枚般的谈吐。

注释

老柏:老而挺拔的柏树。
偏激耳:声音强烈,直入耳朵。
舌入喉:比喻深夜吟诵诗词。
渌醽:清澈的美酒。
辞翰:文辞和书法。
数其齿:形容简单的生活琐事。
乙丙:古代文字中的辅音字母。
会稽康:指晋代名士谢安,字安石。
士瑶:可能指阻止或批评者。
广陵:古地名,今江苏扬州。
醲涊:形容酒力大,使人醉醺醺的。
子枚子:子、枚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榜样,子指李白,枚指王安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与李文叔夜谈》。诗中,诗人以中庭的老柏树在霜雪中挺立,北风吹过时发出激越之声为引子,描绘了一幅冬夜深谈的场景。他自谦在吟诵诗歌时,才情不足,如同回家数牙齿般简单,感叹文章虽多,但真正有价值的却少,难以像古人那样才华横溢。诗人提到自己甚至不如会稽的康乐(指晋代名士谢灵运),表达出对才情卓越的羡慕和对自己表达能力的反思。最后,诗人提到广陵八月的醉酒经历,表达了对畅谈如李白、枚乘般才情交流的向往。整首诗寓言深刻,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自我审视与对文人风雅的追求。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及第东归将赴调寄李成季

先辈观涛沧海口,长啸横槎拂牛斗。

野人醉著梦游天,九门历尽惊复还。

嘈嘈广乐犹盈耳,出门依旧重人间。

不知先辈今何往,仙标玉骨天应赏。

千里东归暮景清,桑麻暗地日衔城。

黄金宫阙初回望,青草恩袍偶自荣。

归来浣濯亲甘旨,却叹京尘误游子。

家人饭黍慰辛勤,邻媪壶浆佐欢喜。

君不见冯驩一剑星阑干,短歌慷慨不堪弹。

男儿得意贵颖脱,功名有分劳跻攀。

折腰正为五斗米,得饱约君寻故山。

形式: 古风

山坡陀辞

山坡陀兮下属江,势崖绝兮游波所荡如颓墙。

松茀律兮百尺旁,拔此惊葛之。

上不见日兮下可依,吾曳杖兮吾僮亦吾之书随。

藐余望兮水中汦,颀然而长者黄冠而羽衣。

澣颐坦腹盘石箕坐兮,山亦有趾安不危,四无人兮可忘饥。

仙人偓佺自言其居瑶之圃,一日一夜飞相往来不可数。

使其开口言兮,岂惟河汉无极惊余心。

默不言兮,蹇昭氏之不鼓琴。

憺将山河与日月长在,若有人兮,梦中仇池我归路。

此非小有兮,噫乎何以乐此而不去。

昔余游于葛天兮,身非陶氏犹与偕。

乘渺茫良未果兮,仆夫悲余马怀。

聊逍遥兮容与,晞余发兮兰之渚。

余论世兮千载一人犹并时,余行诘曲兮欲知余者稀。

峨峨洋洋余方乐兮,譬余系舟於水,鱼潜鸟举亦不知。

何必每念辄得,应余若响,坐有如此兮人子期。

形式: 古风

五丈渠

五丈渠,河水齧堤三里馀。

悬流下喷水渤潏,讹言相惊有怪物。

泺东渔子浮两舠,清晨径流双鬣摇。

惊人跳起横触岛,大鲟十尺长夭矫。

杀之信宿不敢言,并村稍稍闻者諠。

伐鳞封肉担揭去,两日一村猫犬饫。

夜来水泛州西原,青青百顷白波翻。

里巫推变咎渔子,豫且贼神实为此。

此邦一年不谷食,卖鱼取钱当常职。

闻道相家口,津人无敢凭。大鱼死,小鱼灵。

形式: 古风

以苍陵谷引水记呈毅父惠诗次韵

与君暮从栖岩东,有泉锵然发深谷。

人言祥符行幸城无水,跨野疏泉此山足。

后来修废吴与李,谁其记者江休复。

我欲重铭章圣功,借君巨笔錾寒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