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吟

明明三五月,二八还复缺。

他乡见月团,何如在家欢。

在家杯酒煖,在路衣裳寒。

泪随天河水,流向海东边。

海东有弱流,转首为桑田。

哀哀精卫鸟,冤苦相交煎。

含情诉明月,愿月长在天。

云来月暂晦,云去月依然。

瑶琴弹别鹤,会待知音传。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望月吟》以月亮为线索,抒发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巧妙融合。

“明明三五月,二八还复缺。”开篇即以月亮的圆缺变化,隐喻人生的无常和变幻。月亮从满月到缺月的循环,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

“他乡见月团,何如在家欢。”诗人身处异乡,看到团圆的满月,不禁怀念起家中的温馨与欢乐。这一句表达了强烈的思乡之情,让人感受到远离家乡的孤独与寂寞。

“在家杯酒暖,在路衣裳寒。”对比了在家的温暖与出门在外的寒冷,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一杯热酒能驱散寒冷,却无法温暖内心的孤独。

“泪随天河水,流向海东边。”诗人的眼泪如同天河之水,流向遥远的东方。这里以眼泪比作天河水,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思念之情的深沉与绵延不绝。

“海东有弱流,转首为桑田。”诗人想象海东的弱水流转,最终变为肥沃的桑田。这一句寓意深远,暗示了时间的流转与世事的变迁。

“哀哀精卫鸟,冤苦相交煎。”精卫鸟衔石填海的传说,被用来比喻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精卫鸟的哀鸣,象征着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与无法言说的痛苦。

“含情诉明月,愿月长在天。”诗人对着明月倾诉衷肠,希望月亮永远挂在天空,象征着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永恒思念。

“云来月暂晦,云去月依然。”月亮时而被云遮掩,时而重露真容,象征着诗人情绪的起伏不定。

“瑶琴弹别鹤,会待知音传。”诗人用瑶琴弹奏离别的鹤鸣,期待有知音能够理解并传递这份情感。这一句表达了诗人渴望被理解的心愿。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生命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

收录诗词(1955)

胡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花下吟赠友

昨日桃花开,今朝李花落。

开落自有时,红颜不如昨。

手提青丝白玉壶,得钱何惜花下沽,今日有花明日无。

形式: 乐府曲辞

贫女吟

妾年十五处洞房,自小何曾出中堂。

去岁秋田不收谷,今年春月无蚕桑。

长兄从军在远道,制衣常恐天寒早。

但得不离慈母傍,玉颜何惜春花老。

东邻少女花满头,日日歌舞倡家楼。

无端嫁作商人妇,却抱琵琶弹别愁。

形式: 乐府曲辞

贫女叹

妾年八九龄,始知男女别。

十三学女工,穿针向秋月。

十五绣得双鸳鸯,自小不离慈母傍。

有髻不簪金雀钗,有耳不悬明月珰。

朝朝画眉临古井,爱渠百尺波澜静。

水底桃花不见春,愁心乱若青丝绠。

东家女儿花满头,问妾不嫁心焉求。

鹦鹉愿依丹桂老,蟪蛄安识青松秋。

乾坤无情白日短,寂寞空闺绿苔满。

何当约取许飞琼,月明夜夜吹琼琯。

形式: 乐府曲辞

越女叹

越王城头箭如雨,妾是溪边浣纱女。

虏妾军中两见春,好花开谢春无主。

将军重色不重人,贱妾如花岂爱身。

妾岂不知身可惜,落叶随风归不得。

妾岂不知节可全,白璧一碎何时完。

妾今但有双泪血,流向曹娥江上月。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