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六以亭

以幻聊观幻,亭将六以名。

隔林风籁息,满地月华清。

不动超千劫,随缘度一生。

有时拈榔标,划断野泉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超脱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亭子周围环境的静谧与和谐。首句“以幻聊观幻”开篇即点明了主题,暗示了对虚幻世界的思考与观察。接着,“亭将六以名”则透露出此亭命名的缘由,或许与某种特定的哲学思想或自然现象有关。

“隔林风籁息”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在树林的遮蔽下,风声停止了喧嚣,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满地月华清”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清冷之美,月光洒满大地,给人以清凉与宁静的感受。

“不动超千劫,随缘度一生”这两句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超然态度和对生活的随缘理解。千劫,是佛教中用来形容时间久远的概念,此处用以强调时间的漫长与无常。诗人认为,无论时间如何流转,都应该保持内心的平静,随缘而行,度过一生。

最后一句“有时拈榔标,划断野泉声”,以一个小动作结束全诗,形象地描绘了在宁静的环境中,偶尔的一声响动打破了原有的寂静,但很快又被恢复了宁静。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寓意着即使外界有所变动,内心仍能保持平和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亭子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时间和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追求内心宁静与超脱的精神境界。

收录诗词(1432)

郭祥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 字:功父
  • 籍贯:自号谢公山
  • 生卒年:1035~1113

相关古诗词

立夏日示陈安国宣义

昨日春归尽,轻衣畏暑侵。

落花空眷影,新叶自成阴。

书永惟便睡,蝉清稍伴吟。

小团宫样茗,分酌莫辞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携酒就陈安国隐居小酌

家住逍遥国,门无车马音。

十分消睡茗,一寸已灰心。

春去花应尽,潮生岸恐沉。

径须携饮具,来傍荔支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同崔员外访陈安国隐居

共出尘埃外,来寻董监家。

未能穿草屩,且欲驾柴车。

谷断双桥险,门荒一径斜。

客心聊为洗,石鼎煮新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书寻真观王契元先生祠堂

久悟寻真诀,应为蜕骨仙。

寿龄过九十,功行满三千。

旧话皆如约,知心信有缘。

相思一杯酒,和泪洒云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