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墨山扇图

远屿孤烟起,林亭落日虚。

青山半江影,竹里照残书。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首句“远屿孤烟起”,描绘了远处岛屿上袅袅升起的一缕孤烟,营造出一种悠远而静谧的氛围。这不仅勾勒出了空间的深远,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接着,“林亭落日虚”一句,将视线转向了近处的林亭,夕阳西下,余晖洒满,给整个场景增添了几分温暖和柔和。这里的“虚”字,既可理解为空旷之意,又暗含着一种空灵、超脱的意境,让人感受到一种心灵上的空灵与宁静。

“青山半江影”则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层次感,青山倒映在江水中,形成了一幅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美丽画卷。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寓意着内心的平静与外界世界的和谐统一。

最后,“竹里照残书”将视角收束至一处,竹林中,一卷残书静静地被夕阳照亮。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也象征着知识与智慧的传承,以及对过去时光的追忆与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自然与人文交融的世界,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59)

明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宾山驻锡云居

满地云山皆幻住,此心若了始为僧。

草茅径仄须扶杖,雾雨堂昏要续灯。

警露鹤鸣穿壁月,弄花猿引挂岩藤。

闭门细究《楞严》旨,镜像年芳未可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宿归云堂

寺前昨日雨,水满放生池。

独往忽乘兴,幽寻岂有期。

夜深月未出,秋近竹先知。

重把茶杯坐,云山话所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读谢翱传

南奔北走家何在,七里滩前许剑来。

厓海夜寒惟月上,冬青树老又花开。

侧身天地聊晞发,怅望江山独把杯。

一掬当年知已泪,秋风洒尽下西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雨夜

灯影西堂里,三年病惠休。

空山闻夜雨,独客抱春愁。

花鸟寒应苦,星河暗自流。

谁家有明月,长笛倚高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