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罨画溪

长溪碧衍玉光净,树夹两崖俱倒映。

群峰树杪髻螺出,一一随行似相媵。

小舟贴水天上坐,了见须眉落秋镜。

溪当比我怀尚澄,地固不凡游亦胜。

舷歌偶尔及沧浪,野鸟忽飞鱼忽泳。

中流手洗白磁?,一勺分清空百病。

喜闻秋潦转澄莹,健在能寻不妨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泛罨画溪》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秀美的山水画卷。首句“长溪碧衍玉光净”以生动的比喻,写出溪水清澈如玉,映照着周围的景色。接下来,“树夹两崖俱倒映”进一步描绘两岸树木倒映在水中,形成一幅对称的画面。

“群峰树杪髻螺出”运用了拟人手法,将山峰比作女子的发髻,形象地展现了山峰的秀美。诗人乘舟而行,“小舟贴水天上坐”,仿佛置身于天空之中,通过“了见须眉落秋镜”表达了溪水的清澈和秋天的静谧。

诗人感叹溪水的澄净与心境的清明,“溪当比我怀尚澄,地固不凡游亦胜”,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超然态度。行舟过程中,歌声悠扬,鸟儿飞翔,鱼儿戏水,构成一幅生动的动态画面。

最后两句“中流手洗白磁?,一勺分清空百病”寓意洗涤心灵,去除烦恼,诗人借此表达对健康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积极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出沈周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057)

沈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字:启南
  • 号:石田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27~1509

相关古诗词

游张公洞

仙山不在高,灵区设中冓。

包蒙自太古,霹雳始与牖。

闇然不耀地,白日已通昼。

遂亵世游人,我及千载后。

登顿入地中,足与石角斗。

飞厓临紫云,既掀势还覆。

仰面欲成压,山鬼自司救。

元气不蒸雨,五色变乳溜。

支本万不齐,纂纂簪笋瘦。

又如人披腹,呈此琅玕秀。

旁扉表云房,曲密通款窦。

跬步必容炬,老胆怯且逗。

神仙未易求,冥探亦何遘。

矫手采瑶华,和饮千日酬。

聊度三千年,儗与石同寿。

形式: 古风

溪上

春日熙熙百鸟鸣,东溪试步觉芒轻。

閒来閒往曾无为,时笑时歌自有情。

止水触风微起縠,过云生雨略搀晴。

邻翁偶揖还相汎,道是先生底独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登金山

龙宫涌出玉嶙峋,乍眼来看极悚神。

满地莫论无坐处,中流真见不羁人。

墙低树少多容月,石瘦花悭晏得春。

舟楫一江名利路,烟波谁谓不生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史明古曾约同游今已化去

胡翁久忆金焦胜,感慨来登独老身。

生死隔尘空旧约,江山如此欠斯人。

强留诗酒聊三日,愁送莺花又一春。

浩荡烟波莽回首,漫将行乐与谁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