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娥祠

浪影日夜翻,一翻一酸楚。

凭舟认碑气,神童而庙古。

屃汗洗籀文,虫口笺痛谱。

健哉十四姝,胫走天吴府。

载沉复载浮,潮汐共吞吐。

神人相媚时,波心五月五。

盱有技绝伦,媚神以妙舞。

神何以报之,媚盱以死女。

不由盱有女,那知娥有父。

一浪使盱腐,再浪使娥俎。

谁云死娥处,不是生娥所。

茫茫忠孝魂,入水即水主。

近从西江头,割来涛一缕。

一衣带水耳,翻出奇如许。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曹娥祠》由明代诗人倪元璐创作,描绘了对曹娥祠的景致与情感的深刻感受。

首句“浪影日夜翻”,描绘了江面波浪翻滚的动态景象,夜晚的光影在波浪上跳跃,营造出一种既壮阔又略带凄凉的氛围。接下来的“一翻一酸楚”则直接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景象时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也有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

“凭舟认碑气,神童而庙古”两句,通过乘船靠近祠庙,感受到碑文的气息,以及祠庙的古老与庄严,暗示了曹娥祠的历史悠久和其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

“赑汗洗籀文,虫口笺痛谱”运用拟人手法,将赑屃(龙的一种)的汗水比喻为清洗碑文的雨水,虫口象征着时间的侵蚀,通过这些细节描绘了岁月对历史痕迹的磨损,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珍视与怀念。

“健哉十四姝,胫走天吴府”赞美了十四位女子的健美与活力,她们仿佛是神话中的天吴府的使者,充满了神秘与力量,暗示了曹娥祠中蕴含的超凡精神与力量。

“载沉复载浮,潮汐共吞吐”描述了江潮的涨落,象征着生命的起伏与循环,同时也寓意着历史的更迭与文化的传承。

“神人相媚时,波心五月五”提到的是端午节的习俗,人们在这一天祭祀神灵,表达对神灵的敬仰与祈福,同时也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盱有技绝伦,媚神以妙舞”赞扬了盱地(可能指曹娥)的技艺高超,通过舞蹈来表达对神灵的敬意与爱慕,展现了艺术与信仰的完美结合。

“神何以报之,媚盱以死女”表达了对神灵的回报方式的思考,或许通过牺牲来表达最深的敬意与忠诚。

“不由盱有女,那知娥有父”提出了一种反问,暗示了对传统故事中角色关系的重新思考,强调了女性力量与牺牲的重要性。

“一浪使盱腐,再浪使娥俎”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人物命运的同情与理解。

“谁云死娥处,不是生娥所”强调了死亡与生命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茫茫忠孝魂,入水即水主”总结了对忠孝精神的崇敬,认为忠孝的灵魂融入了水,成为了水的主宰,进一步深化了对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理解。

最后,“近从西江头,割来涛一缕”描绘了从遥远的地方带来的一缕江涛,象征着文化的传承与连接,以及对远方的向往与追求。

“一衣带水耳,翻出奇如许”以一句简洁的话语收尾,表达了对江水的比喻,以及对曹娥祠及其背后故事的深刻感悟,强调了文化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对历史与传统的珍视与传承。

收录诗词(282)

倪元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沈孝廉继母节颂

天桥夜坼婺光起,愁鸿泣尽芦花水。

冢中韩重宁孤栖,鬼声啾啾乞无死。

养血血飞成羽鳞,潜蛟快舞双龙子。

霞文欲聚霜华消,但望怀清台气美。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黄金台吟

吾将扬髯鼓腮,问乎昭王之金台。

提金呼人汝其来,壮夫面土心成灰。

宿瘤如有貌,想当不自媒。

嗟吁乎,士不爱鼎,王不好瑟。

燕王台上取良金,荆王门下投奇璧。

璧固贱于玞,金亦不如锡。

吾闻燕王买骏燕山下,蹄鬣相逢多路马。

路马易嘶,路神易祈。

若俾骏马鸣自理,骏马宁死而骨耳。

马口瘖,人眼瞢,谁知者,九方歅。

九方善相马,箧中无黄金。

嗟吁乎郭隗乐毅非高贤,燕台抗千金,燕士持一钱。

台高于天,士卑于渊。嗟吁乎今燕古燕。

形式: 古风

古盘吟

古者制器人,奥深有神理。

范泥能玉明,投尘不灰死。

本期丰城光,故蛰吴桥里。

一锹喧五龙,十里霞文紫。

天壤凡英能,尽听炉锤使。

就以昆吾钩,妙巧盛兹簋。

何殊天地炉,精奇埏范子。

百年显晦缘,大略通相似。

众缺所以完,大美不能毁。

左羊量楚卿,召管商齐垒。

并审才不如,推能者生尔。

风华足相亲,遂与为双士。

配以冰玉壶,注之昌城蕊。

弗使学剑华,化龙延津水。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书浮丘左公传后

曾阅遗编节烈林,无端感激泪难禁。

宇宙茫茫流水逝,秉彝好德在人心。

伟哉正气砥伦常,肉骨虽寒魂魄香。

即如浮丘左少保,立朝精白矢刚方。

忆自貂珰煽毒薰,蔽明炀灶玉偏焚。

福善祸淫天靡定,公与应山志不分。

罗织百端肤已縻,捧日擎天甘如饴。

闪倏逆氛若电扫,造物衡平信有知。

离照当阳表幽韬,孤忠己录纶音褒。

草野传呼竞称快,临风啸咏首重搔。

吁嗟自古谁无死,或重泰山轻鸿毛。

君不见李固杜乔标汉史,日杲杲兮泉滔滔。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