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琏所作的《过扬州留别何运使诸公》。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扬州相聚的场景,以及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首联“几度相逢惜袂分,竹西歌吹忆曾闻”,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多次相聚后,如今又要分别的感慨。竹西,指的是扬州的一个著名景点,此处借以象征扬州的美好景色和欢乐时光。歌吹,指的是一边饮酒一边听歌的欢乐场面,这里用来回忆过去相聚时的快乐。
颔联“棠阴驻马暑方炽,花下衔杯日未曛”,进一步描绘了相聚时的场景。棠阴,指的是一种树荫下的凉爽环境,这里用来形容在炎热夏日里,大家在树荫下饮酒谈笑的惬意。衔杯,即举杯饮酒,日未曛则指太阳尚未落山,天色还很明亮,整个氛围显得轻松愉快。
颈联“通政自惭无异绩,司醝君喜有殊勋”,转而表达诗人对自己官职的谦虚态度和对友人的赞美。通政,可能是诗人的官职之一,他在这里表示自己没有什么特别的功绩,而对友人(司醝,可能是指酒官)的特殊贡献表示赞赏。
尾联“南归又觉秋将半,明发江东隔树云”则表达了诗人即将离开扬州,回到南方时的感慨。南归,意味着诗人要离开扬州,返回自己的家乡或另一个地方。秋将半,暗示着季节的变化,秋天已经过去了一半,时间匆匆。明发,即明天出发,预示着离别的时刻即将到来。江东,泛指长江以东地区,这里用来指诗人的家乡或目的地。隔树云,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即将离开时,眼前的景象仿佛被一层层云雾遮挡,充满了离别的伤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欢乐与离别的哀愁,情感真挚动人,富有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