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灯玉台体十首(其四)

火树灯山高入云,红筵翠幄自成春。

游女有时还解佩,青楼何处不留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末年至宋代初期繁华都市中元宵节观灯的盛况。首句“火树灯山高入云”以夸张的手法,形象地展现了灯火辉煌、如同火树银花般照亮夜空的景象,仿佛与云层相接,展现出节日的热烈与壮观。接下来,“红筵翠幄自成春”则通过色彩对比,描绘出红绿相间的宴席场景,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充满生机的氛围。此句中的“红筵”指红色的宴席,“翠幄”则是绿色的帷幕,二者结合,不仅色彩鲜明,更寓意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活力。

后两句“游女有时还解佩,青楼何处不留人”,进一步深化了节日的热闹与欢乐。其中,“游女”指的是在节日里游玩的女子,“解佩”则是一种古代女子在特定场合下赠送礼物或饰品的行为,象征着她们的友好与热情。这两句暗示了在这样的节日里,无论是女子还是男子,都沉浸在欢乐之中,彼此之间充满了交流与互动,甚至在青楼(古代指妓院)这样的地方,也留下了欢声笑语,无人离去。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唐代末年至宋代初期元宵节观灯活动的热闹场面和浓厚的节日气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和人们对于节日的热切期待与参与。

收录诗词(431)

徐铉(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江东谓之“韩徐”

  • 字:鼎臣
  • 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
  • 籍贯:广陵(今江苏扬州)
  • 生卒年:916年—991年

相关古诗词

观灯玉台体十首(其五)

帝京风景不曾秋,万户千门夜更游。

玓瓅银鞍连绣毂,晶荧珠网挂琼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观灯玉台体十首(其六)

夜未央,明月光。荧煌九华烛,交影照歌梁。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观灯玉台体十首(其七)

敞丽谯,披绮寮。歌声和夜漏,火树似花朝。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观灯玉台体十首(其八)

星汉斜,乐无涯。明月千门雪,银灯万树花。

形式: 古风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