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宋朝诗人青山白云人的《春日田园杂兴》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田园景象。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与农事活动的和谐共生。
首句“昨夜东风雨一犁”,巧妙地将春雨与农耕联系起来,暗示着春雨滋润大地,为新一年的耕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次句“晓晴邻巷共熙熙”,描绘了清晨雨后的阳光洒在邻巷间,万物复苏,人们欢声笑语的场景,展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接着,“遮门剩喜有桑柘,输国不忧无茧丝”两句,通过桑树和柘树的生长,表达了对农业丰收的期待和对国家贡献的自豪感。即使在没有茧丝的情况下,也能通过其他作物的丰收来满足国家的需求,体现了农人对国家的忠诚与奉献。
“小妇饷耕因废织,老夫观社忽成诗”则描绘了农忙时节,妇女们放下织机去田间帮助丈夫耕作,而老人则在观看社祭仪式时灵感涌现,创作出诗歌。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农村生活的忙碌与和谐,以及文化活动对人们精神生活的影响。
最后,“眼前物物是生意,却恨渊明归计迟”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田园生活的赞美,同时也暗含对陶渊明早年归隐田园的遗憾,或许是在感慨自己未能更早地体验到这种简单而充实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田园生活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与生命力,也反映了农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智慧,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