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刘麟所作的《与李半溪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李半溪相聚饮酒、畅谈的场景,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联“文字百年饮,衣冠千里同”,开篇即以“文字”和“衣冠”为引子,点明了聚会的主题和参与者的身份,暗示了文人雅集的情境。通过“百年饮”和“千里同”,不仅强调了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阔,也表达了友谊的深厚和广泛。
颔联“好事竞为主,忘年耻作翁”,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好事”指的是聚会中的欢愉之事,“为主”则表明了诗人作为聚会的主导者,同时也暗含了对年长者的尊重,体现了诗人谦逊的态度和对友谊的珍视。“忘年”和“耻作翁”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跨越年龄界限的平等关系,以及对老年的敬重而非畏惧。
颈联“欲祷言皆应,赓歌句转工”,描述了聚会中的氛围和活动。诗人希望祈祷的愿望都能得到应验,同时在歌唱时诗句愈发精巧,表现了聚会中艺术与情感的交融,以及参与者才华的展现。
尾联“终筵能淑慎,监史愧无功”,收束全诗,表达了对聚会结束时的感慨。诗人认为在聚会上能够保持淑慎之德,而自己作为监史却感到惭愧,没有为聚会做出应有的贡献。这既是对自身角色的反思,也是对聚会圆满成功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文人聚会的温馨场景,展现了友情、艺术与道德的和谐统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