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送别

白发乘轺老绣衣,观风又向日边归。

政施吴浙霜威肃,舟渡秦淮月色辉。

太学师模当世重,中朝人物似君稀。

于今棘寺推平反,谁谓生平志愿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此诗《金陵送别》由明代诗人罗亨信所作,描绘了一位年迈官员乘轺车离开,前往京城的情景。诗中不仅展现了官场的肃穆与辉煌,也蕴含了对这位官员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赞美。

首联“白发乘轺老绣衣,观风又向日边归”,开篇即以“白发”、“老绣衣”描绘出一位年迈官员的形象,他身着绣衣,乘坐轺车,正准备前往京城。这里的“绣衣”象征着官员的身份与尊贵,“白发”则暗示其年事已高,但依然肩负重任,显示出一种不畏年华老去,仍心系国家的高尚情怀。

颔联“政施吴浙霜威肃,舟渡秦淮月色辉”,进一步描述了这位官员在吴浙地区的施政效果。通过“霜威肃”一词,形象地表现了其治理下的秩序井然,如同严霜般肃穆而有力。同时,通过“舟渡秦淮月色辉”描绘了其离开时的场景,秦淮河上月光如银,映照着船只,既展现了自然美景,也寓意着这位官员离去时的宁静与庄严。

颈联“太学师模当世重,中朝人物似君稀”,赞扬了这位官员在教育界的地位和影响。太学是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此处以“太学师模”形容其在学术界的崇高地位,而“当世重”则强调了其受到当代社会的高度重视。后半句“中朝人物似君稀”则表达了对这位官员独特才能和人格魅力的赞赏,认为像他这样的人才在朝廷中极为罕见。

尾联“于今棘寺推平反,谁谓生平志愿违”,点明了此诗的主题——送别。棘寺,即大理寺,古代掌管刑狱的官署。这一联表明,尽管这位官员即将离开,但他一生致力于公正平反的志向并未改变,甚至在临别之际,仍然在为正义事业奋斗。这不仅是对他的敬意,也是对其高尚品格的肯定。

整首诗通过对一位年迈官员离京情景的描绘,以及对其政绩、学术贡献和人格魅力的赞美,展现了对这位官员的深切敬仰之情。同时,诗中蕴含的对公正、道德和理想追求的颂扬,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291)

罗亨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江待渡

我昔乘轺过孟津,江皋待渡立逡巡。

扁舟共泛登河洛,匹马西游入陇秦。

满目江山含暮雨,数行鸿雁杳秋旻。

归来京国看图画,犹忆当年跋涉勤。

形式: 七言律诗

江湖游览

多君壮志慕前修,早向江湖作胜游。

废举几年居逆旅,观光此日到神州。

闽歌越调经闻惯,楚水吴山历览周。

归去勉修忠孝业,锦城虽好莫淹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蛾眉夜月

璧月娟娟映翠华,扁舟夜泊宦情赊。

香飘桂子来高宇,风送潮声入浅沙。

李白墓荒仙梦远,蛾眉亭古断碑斜。

将军何暇探陈迹,要立殊勋镇海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观诰思亲

新颁锦诰出明光,捧读思亲意不忘。

两世功勋昭汗简,九重褒锡焕龙章。

谩期继述超前列,誓竭忠贞答圣皇。

禄秩绵绵传未已,应知千载播馀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