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十载人间乐与忧,几曾半点到心头。
梧桐叶上秋无价,蟋蟀声中月亦愁。
暮角晓钟何日了,苍颜华发此生休。
吟颠醉蹶知无益,利走名奔有命不。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杨万里所作的《醉吟二首·其一》。通过这短短几行,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生活体验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十载人间乐与忧,几曾半点到心头。"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喜怒哀乐的淡然态度,即使是过往十年的种种经历,也不过如同浮光掠影,一闪即逝,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记。
"梧桐叶上秋无价,蟋蟀声中月亦愁。"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梧桐树在秋天落叶,但这份秋意却是无价的;而蟋蟀的声音在夜晚增添了一丝寂寞,连月亮都似乎带上了忧愁。
"暮角晓钟何日了,苍颜华发此生休。"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生命有限的感慨。暮鼓晨钟,提醒着人们时光易逝,而自己也已经年迈,头发斑白,这一生也许就是这样度过了。
"吟颠醉蹶知无益,利走名奔有命不。"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个人抱负和功名利禄的态度。吟诵古籍、醉酒作乐不过是暂时的逃避,而对于那些追求名利的人来说,他们虽然勤勉奔波,但终究也无法抗拒命运的安排。
整首诗通过对生活、自然和时间的深刻体验,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高远情怀。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诗瘦山如瘦,人遐室更遐。
荒林庾信宅,古木谢敷家。
医国君臣药,逃名子母瓜。
只愁归未得,绿却白鸥沙。
漫仕风中絮,归心水上鸥。
把茅新结屋,藜杖旧经丘。
花底春勾引,灯前夜校雠。
何如添我住,二老更风流。
使君见处我何言,且上斯亭一笑还。
便有醒然新气象,何曾改却旧江山。
咏归风味谁知点,克己工夫未减颜。
个里诸生高著眼,仕和不仕得相关。
蠹简三更寂,寒灯半点悭。
不知门外雪,已失月中山。
白璧非愁禹,黄金只铸颜。
时来漫拈出,掇取桂枝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