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汲登舟留别亲友

闾门烟树此时分,回首春江惜鹭群。

金匮虚当东观草,荷衣实负北山文。

花前酒尽人将远,雨后帆开日未曛。

满眼浮荣浑是梦,骊歌缱绻不堪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即将离别亲友时的复杂心情与对未来的深思。首联“闾门烟树此时分,回首春江惜鹭群”,以景入情,通过描绘离别时刻的烟树、春江和鹭群,营造出一种依依不舍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分别的亲友的深情眷恋。

颔联“金匮虚当东观草,荷衣实负北山文”,运用典故,以“金匮”、“东观”、“荷衣”、“北山”等象征性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实现理想抱负的感慨。这里,“金匮”可能暗指藏书之处,“东观”则常用来比喻官署或图书馆,而“荷衣”和“北山”则可能源自古代文人的生活和志趣,暗示诗人虽有才华却未能施展,心中充满遗憾。

颈联“花前酒尽人将远,雨后帆开日未曛”,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场景。在花前饮酒,酒尽人散,预示着离别的时刻已至;雨后的帆船即将启程,而天色尚未昏暗,似乎在强调离别虽不可避免,但仍有希望和光明。这一联既表达了离别的伤感,也蕴含了对未来的期待。

尾联“满眼浮荣浑是梦,骊歌缱绻不堪闻”,总结了诗人对人生浮华的反思和对友情的珍视。他认为世间的荣华富贵都如同梦境般虚幻,难以持久,而真正的宝贵是与亲友之间的深厚情感。骊歌,即离别的歌曲,此处用来形容离别时的哀愁,难以承受。这一联深刻揭示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以及对真挚情感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离别时的复杂情感和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故城道中夜泊

长堤高柳暮云平,入夜扁舟堰口横。

千里烟波通海戍,三家村落杂齐声。

残灯微照孤帆动,短笛寒吹片月明。

客枕清泠浑不寐,沧洲一望飒然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安陵雨泊

广川城北倚扁舟,寒色萧萧对驿楼。

过雨菰芦惊午梦,乘波凫鹭激中流。

长天积水千帆暮,斜日疏林五月秋。

指点津亭问前路,居人为说古瀛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天津

白浪浮空拍海门,天津城下万艘屯。

吹箫伐鼓中流渡,卖酒烹鱼何处村。

黯䨴平林含雨气,迷茫远岸吐潮痕。

江淮百亿输王府,岁岁梯船奉至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潞河舟中有怀可大时亦从江右北上

孤帆遥夜倚汀洲,却望天南忆旧游。

越水吴山何处梦,楚江燕月此时舟。

鸿声欲断三秋信,海色遥含两地愁。

同去长安不同到,与谁先上酒家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