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崔后渠书屋

碧山学士隐墙东,丛菊萧萧卷幔中。

开径自须同蒋诩,著书元不愧杨雄。

分畦粳稻清溪注,对户峰峦翠霭通。

未许栖迟三亩宅,还应密勿五云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碧山之中的生活场景,充满了宁静与雅致。首联“碧山学士隐墙东,丛菊萧萧卷幔中”以“碧山学士”点出人物身份,隐居于碧山之东,周围环绕着萧瑟的菊花,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隐逸氛围。颔联“开径自须同蒋诩,著书元不愧杨雄”运用典故,将崔后渠与古代隐士蒋诩以及大儒杨雄相提并论,赞美其生活态度和学问成就。颈联“分畦粳稻清溪注,对户峰峦翠霭通”进一步展现书屋周围的自然美景,清溪潺潺,峰峦叠翠,与书屋形成和谐统一的画面。尾联“未许栖迟三亩宅,还应密勿五云宫”则表达了对崔后渠虽有隐居之志,但仍有为国效力之心的敬意,寓意其虽隐于山林,心却始终关注国家大事,准备随时出仕报国。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崔后渠作为隐士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其才华与品德的高度赞赏。

收录诗词(590)

唐顺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义修。汉族。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 号:荆川
  •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 生卒年:公元1507~1560

相关古诗词

题张学士仰宸楼楼藏赐书

瀛洲别馆切清虚,诏赐绨缃出石渠。

秘典自惊坟索上,祥光遥映壁奎余。

檐前鸟下疑翻字,草际萤来为照书。

借问邺侯三万卷,何如今日沐恩殊。

形式: 七言律诗

题张学士阳峰卷

阳山秀色满南州,薜荔丛生楚客游。

三峡猿声偏入夜,千岩枫叶早知秋。

仙人结宅云烟近,太史藏书洞壑幽。

便欲焚鱼应未得,共言明主待谟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张学士归蜀省亲

曳履暂违金马署,承欢遥入锦官城。

欲从狄相云间望,却向王阳道上行。

旌转层峰朝雨色,舟回极浦夜猿声。

到家已是初冬候,闻道林中笋又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潞河别林汝雨提学浙江

君去会稽何日到,诸生湖上待花骢。

定因立雪知游酢,不独传经似马融。

行载图书邀海月,坐移帆舸信江风。

剡溪见说好山水,苦欲相从柰转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