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张仲深的诗《用韵酬余伯庸三首(其二)》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乌纱笼短发,浑欲不胜簪”形象地刻画了诗人头戴乌纱帽,略显苍老,头发稀疏,几乎难以插上簪子的情景,流露出岁月沧桑之感。
接下来,“落景增诗思,秋风识客心”两句,通过夕阳西下和秋风的吹拂,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思绪和情感。落日余晖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而秋风则仿佛能洞察他的旅人情怀,增添了诗的意境。
“潮平江浩浩,月上夜深深”描绘了江面开阔,潮水平静,月光洒在深夜的江面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景象,寓言着诗人内心的宽广与深沉。
最后,“不道人无寐,新蛩四壁吟”揭示了诗人虽然表面上看似平静,但其实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四周只有新秋的蟋蟀在壁间低鸣,增添了孤寂和思虑的氛围。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感受的交融,展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的闲适与愁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