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寄顾汝和舍人

花间小雨湿衣轻,夜半思君隔凤城。

尚食宫监邀翰墨,射声校尉识书名。

斋庐西畔濡毫待,香案前头捧砚行。

汉武若言封禅事,茂陵今已著书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稚登的《雨中寄顾汝和舍人》描绘了一幅雨夜思友的画面。首句“花间小雨湿衣轻”,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滴在花丛中轻轻洒落,打湿衣裳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次句“夜半思君隔凤城”,表达了诗人深夜对朋友的深深思念,通过“凤城”一词,暗示了友人所在之地的遥远和自己内心的孤寂。

接下来两句“尚食宫监邀翰墨,射声校尉识书名”,通过宫廷官员的邀请和对书名的记忆,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共同的文人雅趣,以及他们之间深厚的文学情谊。诗人寓居之处,“斋庐西畔濡毫待”,笔墨待发,期待与友人交流;而香案前头,“捧砚行”,则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对书信往来的热切期盼。

最后两句“汉武若言封禅事,茂陵今已著书成”,借汉武帝的典故,表达对历史的感慨和对友人才华的赞美。诗人假设如果汉武帝还在,也会赞赏友人的学识,而如今友人已经完成了著作,寓含了对友人成就的肯定和对其未来的期许。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雨夜的场景和历史典故,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他们共同文化的珍视。

收录诗词(239)

王稚登(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答袁相公问病二首(其一)

斜风斜雨竹房寒,云里蓬莱枕上看。

愁过一春容鬓改,吟成五字带围宽。

书生薄命元同妾,丞相怜才不论官。

泣向青天怀烈士,古来惟有报恩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答袁相公问病二首(其二)

形骸土木佛灯前,黄阁情深有梦牵。

喘似吴牛初见月,瘦如辽鹤不冲天。

诗题半作逃禅偈,酒价都为买药钱。

知己未酬徒骨立,一生孤负佩龙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将游甬东王青州伯仲见过作

主人出门去,客子入门来。

主人为客留,若下花前开。

借问客谓谁,东海王青州。

一双明月珠,夜照沧溟流。

人言王家太戆直,灌夫醉骂程不识。

我谓王家无世情。孔融尔汝祢正平。

烈士肝肠铁一片,安能尽逐时人面。

时人面好心如云,白衣苍狗须臾变。

问我马何白,问我车何素。

知君兄弟有心者,我为悲辛述其故。

前年射策游都下,腰佩蒯缑骑瘦马。

黑裘半敝难告人,朱门欲谒无知者。

汝南相公识我早,握手交欢尽倾倒。

此日郗超真再生,当时项斯何足道。

吟成五字愈头风,奏罢一篇称丽藻。

寻常未遇不自怜,及至相逢方觉好。

倾都闻知声啧啧,紫闼金门皆接席。

殿中荐作校书生,桥上推为题柱客。

刀环筑开司隶门,马蹄阑入金吾宅。

灞陵醉尉不敢呵,半夜弹筝洛阳陌。

从来人事有变迁,从来结交无百年。

我既还家相公没,长斋绣佛学逃禅。

贝树为庵深巷里,芙蓉起塔小堂前。

翟公门第寒如水,薛公宾客散如烟。

千金宝剑何人是,一束生刍若个边。

今朝絮酒兼炙鸡,明日千山与万溪。

别君不是无双泪,留向陈蕃墓上啼。

形式: 古风

宗将军战场歌十首(其一)

月黑耕人语,隔河见白马。

知是精灵归,来向庙门下。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