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送沈湘佩入都

泪雨飘愁,酒潮流梦,惜花人又长征。

见说兰桡,前头已泊旗亭。

垂杨原是伤心树,怎怪它、踠地青青。

向天涯,一样缠绵,各自飘零。

开筵且莫频催酒,便一杯饮了,愁极还醒。

且住春帆,听侬细数邮程。

压船烟柳乌篷重,到江南、应近清明。

怕红窗,风雨潇潇,一路须稳。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鉴赏

这首《高阳台·送沈湘佩入都》由清代词人关锳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充满了离别之愁与对未来的忧虑。

词中以“泪雨飘愁,酒潮流梦”开篇,将离别的哀伤与梦境的迷离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接着,“惜花人又长征”,一句中蕴含着对友人的不舍与对未来的担忧,仿佛在说,即使再坚强的人,也难以抵挡离别的痛苦。

“见说兰桡,前头已泊旗亭。”通过描绘友人即将乘坐的船只停靠在酒楼旁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而“垂杨原是伤心树,怎怪它、踠地青青”一句,借景抒情,以垂杨的青绿反衬内心的悲伤,形象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向天涯,一样缠绵,各自飘零。”这一句将离别的主题推向高潮,无论是身处何方,心中的思念与牵挂都将如影随形,如同各自在天涯海角的旅人,虽相隔万里,却心系一处。

“开筵且莫频催酒,便一杯饮了,愁极还醒。”在宴席上,劝慰友人不必过于频繁地饮酒解愁,一杯足以,因为愁绪难消。这既是对友人的关怀,也是对自己内心情感的坦诚。

“且住春帆,听侬细数邮程。”希望友人在春日的航程中,能够听到自己对行程的详细描述,以此来寄托彼此的思念与期待。

“压船烟柳乌篷重,到江南、应近清明。”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烟柳轻拂,乌篷船载着沉重的思念,向着江南进发,清明时节即将到来,预示着新的开始。

最后,“怕红窗,风雨潇潇,一路须稳。”表达了对友人旅途安全的深深关切,担心风雨中的舟行,希望友人一路平安。

整首词情感细腻,语言优美,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生动描绘和对友人深切的关怀,展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63)

关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洞仙歌.题横山草堂图

茅堂十笏,在晚山深处。门外萧萧水杨树。

界琅玕多少、一半云栖,留一半、人与燕儿同住。

侬家溪上屋,帘榭中间,也有青山乱无数。

溪水半通桥,著个蜻蜓,还容得、竹床茶具。

只可惜、秋风起芦花,把如此烟波、让伊鸥鹭。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菩萨蛮.严问樵索题姬人背髻小影

玉钗交影银屏叠。夕阳移上鬘云湿。斜立小阑干。

粉花红半圈。青螺三角小。点点春幡袅。

行近问鹦哥。前头曾见么。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百字令.题湘涛冷月轩诗卷

桂堂西畔,忆月斜时节,寒深箫局。

照见屏风三两扇,斜靠春人如玉。

嚼雪吹香,移宫变徵,刻尽琅玕竹。

天寒翠袖,何人念尔幽独。

何况慧性兰芬,灵心藕细,生就聪明福。

一种永明诗体好,绛帐才名听熟。

羞我葫芦,年年纸上,样子描都俗。

心香一瓣,玉台愿为君祝。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柳梢青.题画

江阔云平。绿帆低处,浅水桥横。

画角斜阳,乱山堆里,隐隐孤城。芦花潮落江程。

看几点、寒鸦暮晴。一夜西风,残荷败柳,都做秋声。

形式: 词牌: 柳梢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