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里年节竹枝词(其四)

鞭丝钗影夕阳村,祭扫归来旧事论。

不踏青青原上草,寿公祠里共招魂。

形式: 词牌: 竹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人们在夕阳下的村庄中祭扫后,聚在一起回忆往事的情景。"鞭丝钗影夕阳村",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祭扫归来的画面,鞭丝与钗影交织在夕阳余晖下的乡村,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祭扫归来旧事论",点明了人们在祭扫之后,会聚在一起,围绕着逝去的亲人和往昔的记忆进行交谈,体现了对逝者的怀念与追忆。

"不踏青青原上草",则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对生命短暂的思考。"寿公祠里共招魂",将话题引向了对生命的尊重与纪念,人们在寿公祠中共同为逝者招魂,既是对逝者的缅怀,也是对生命意义的一种探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清明祭扫这一传统活动,展现了人与自然、生与死之间的深刻联系,以及人们对过往生活的深情回顾与对未来的深思熟虑。

收录诗词(43)

蔡见先(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苑里席歌

苑里妇,一何工,不事蚕桑废女红。

十指纤纤日作苦,得资藉以奉姑翁。

食不知味梦不酣,人重生女不生男。

生男管向浮梁去,生女朝朝奉旨甘。

今日不完明日织,明日不完继以夕。

君不见,千条万缕起花纹,组成费尽美人力。

形式: 古风

栏杆

几番打扫仗园丁,静把莺声仔细听。

十里芰荷香暗度,一楼风月酒初醒。

不教花信三春漏,恰对山光半角青。

入夜有人閒倚久,笑看团扇扑流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苑里八景诗

茅舍如鳞别有村,扶藜人立夕阳墩。

鲸波渐荡舟能小,蜃市初开雾又屯。

生计不妨耕钓托,画图谁辨海山昏。

得鱼合唤邻翁饮,壶酒寒篝仔细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苑里八景诗

高寮极目好烟波,昔日登临壮若何。

一粟苍茫天地小,万声飞射弩弓多。

北来浪影双行雁,东拥山痕数点螺。

观海馀閒时散步,无边风日晒渔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