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泖桥次韵

寺枕荒塘,时时雪浪吞僧屋。

桥头路曲,废井当枯木。如此幽闲,恰好闲人宿。

窗敲竹,酒醒茶熟,天水鹦歌绿。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鉴赏

这首明代施绍莘的《点绛唇·泖桥次韵》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寂寥的山寺景象。"寺枕荒塘",形象地写出寺庙坐落在一片荒凉的池塘边,环境显得孤寂。"时时雪浪吞僧屋",运用比喻,将涌动的水浪比作雪白,仿佛它们在吞噬着僧人的居所,营造出一种动态又神秘的气氛。

"桥头路曲,废井当枯木",进一步描绘了周边环境的衰败,废弃的水井与枯木相映,增添了历史的沧桑感。这样的环境对于一个"闲人"来说,却是"恰好"的,他可以在此享受这份幽静和孤独。

"窗敲竹,酒醒茶熟",诗人通过生活细节描绘夜晚的静谧,轻轻的竹声和酒后的清醒,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天水鹦歌绿"则以奇特的意象收尾,可能是形容水面倒映的绿色植物,犹如鹦鹉的歌声,给这幅画面增添了一丝生动和生机。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深沉而富有禅意的山寺夜景,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超然生活的向往和欣赏。

收录诗词(8)

施绍莘(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曲家。他有俊才,怀大志,因屡试不第,于是放浪声色。建园林,置丝竹,每当春秋佳日,与名士隐流遨游于九峰、三泖、西湖、太湖间。他兴趣广泛,除经术、古今文外,还旁通星纬舆地、二氏九流之书。善音律,一生所作以散曲及词著名,有《花影集》传世。另外,其词作多哀苦之音,既寄寓着作者命运多蹇的身世悲凉,又是明王朝灭亡前夕人们情绪的反映。如□谒金门□"春欲去"写有"无计可留春住,只有断肠诗句

  • 字:子野
  • 号:峰泖浪仙
  • 籍贯: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
  • 生卒年:1581~约1640

相关古诗词

浣溪沙.月夜

如镜窥妆逗小楼,真珠帘外半痕收。

倒簪花影上人头。

品得秦筝初度曲,花前和露耍千秋。

柳丝浓翠拂鞋钩。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

愁卧寒冰六尺藤,懒添温水一枝瓶。

乱鸡啼雨要天明。

等得梦来仍梦别,甫能惊觉又残灯。

西江别路绕围屏。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谒金门

春欲去,如梦一庭空絮。墙里秋千人笑语,花飞撩乱处。

无计可留春住,只有断肠诗句。万种消魂多寄与:斜阳天外树。

形式: 词牌: 谒金门

满庭芳.初夏

树染橙香,花燃榴火,曲池莲盖初张。

槐阴半亩,引起竹床凉。

门静闲花自落,小园中、无数新篁。

凭栏久,闲调鹦鹉,摘叶戏螗螂。

日长,真似岁,轻施冰簟,闲梦羲皇。

正孤蝉吟树,乳燕依梁。

且喜黄梅过也,建兰开箩岕茶香。

东斋晚,一壶村酒,新月上松窗。

形式: 词牌: 满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