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其一)

一辞羌马献兰䈥,四海歌谣美汉文。

天为吾皇厌祥瑞,不教麟犊恼明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麟(其一)》由明代诗人徐渭所作,通过巧妙的构思和深邃的寓意,展现了对理想君主与和谐社会的向往。

首句“一辞羌马献兰䈥”,以“羌马”象征边疆的异族,而“兰䈥”则代表了和平与文化的交流。这一句描绘了一幅边疆民族向朝廷进献珍贵礼物的场景,象征着民族间的和睦与交融,预示着国家的繁荣与稳定。

次句“四海歌谣美汉文”,进一步扩展了主题,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地域与时间,强调了汉文化在四海之内的广泛影响与美好声誉。这里的“歌谣”不仅指音乐与诗歌,也暗含了民众对汉文化的认同与赞美,体现了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

接下来,“天为吾皇厌祥瑞,不教麟犊恼明君”,这两句则是全诗的核心,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君主的期待与赞颂。诗人认为,真正的君主应当像天一样,厌恶那些不必要的祥瑞与神迹,因为这些往往干扰了正常的政治秩序与百姓生活。同时,君主也不应被麟犊(传说中的祥兽)这样的象征物所困扰,而是要专注于治理国家,使人民安居乐业。这种观点体现了对清明政治与务实治国的向往,以及对君主责任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个理想化的政治图景,既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憧憬。徐渭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展现了对和谐社会与理想君主的深切渴望,体现了明代士人对于国家治理与社会发展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1576)

徐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 号:天池山人
  • 籍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521—1593

相关古诗词

麟(其二)

光山产麟光烛天,无心住世去飘然。

鲁叟若逢应不哭,不比哀公十四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麟(其三)

帝王瑞到我皇真,主圣臣贤尽凤麟。

即看阁上千秋画,不羡牛边数叶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麟(其四)

吾皇巳却千里马,天亦踌蹰五采麟。

尚恐越裳重译至,急传黄纸与边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麟(其五)

清时麟夭不须伤,野老番为哭一场。

傥似角端能解语,欲传一语奉明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