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刘克庄创作的,名为《孙伯符》。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颂扬孙策(即孙权的父亲)的诗篇。诗中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人物的评价,展现了孙策的英雄气概和非凡功业。
"霸略谁堪敌伯符,每开史册想规模":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孙策雄才大略的赞赏,认为他的才能无人能敌,每次翻阅历史书籍时都会想到孙策宏伟的抱负和气魄。
"一千扫众横江去,十七成功自古无":这里描述了孙策在军事上的赫赫战功,他能够率领千军横渡长江,取得了多次胜利,这样的成就在历史上是罕见的。
"不分老瞒称猘子,便呼公瑾作姨夫":这两句描写孙策待人接物之宽厚,他不仅能够包容年迈的部将,还能以父兄之礼对待年轻有为的公瑾(即周瑜),体现了他的人格魅力和用人的英明。
"君看末命尤奇特,指顾张昭为托孤":末了两句诗则表达了孙策临终时的情状,他将自己的遗愿托付给张昭,这显示了孙策对于国家和后事的深谋远虑,以及他对忠诚臣子张昭的信任。
总体来说,刘克庄通过这首诗歌颂了孙策的英雄形象和政治智慧,为读者展示了一位杰出历史人物的多面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