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月晃重山.中秋

人在江头离别,月来天上团圆。桂花香里玉箫寒。

残妆罢,无语泪阑干。

那夜三更同拜,今时两地相看。罗衣轻薄晚风酸。

直饶去,掷杖问婵娟。

形式: 词牌: 江月晃重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佳节,月圆人散的凄美场景。诗人以“人在江头离别,月来天上团圆”开篇,巧妙地将人的离散与月的圆满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强烈的反差感,让人感受到节日氛围中的孤独与哀愁。

“桂花香里玉箫寒”,桂花的香气与玉箫的冷寂交织在一起,不仅渲染了秋夜的静谧,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哀伤。接下来,“残妆罢,无语泪阑干”更是直接描绘了女子在节日夜晚的落寞与悲伤,她卸下了妆容,默默无言,泪水却如断线珍珠般滑落,形象地展现了她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那夜三更同拜,今时两地相看”,这一句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强调了时间的无情与距离的残酷。曾经的团圆之夜,如今却只能隔着遥远的距离遥望,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分离的无奈。

“罗衣轻薄晚风酸”,描述了女子穿着轻薄的罗衣,在晚风中感到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寒冷,更是心灵深处的凄凉与哀痛。这句诗将自然界的微风与人物内心的情感巧妙结合,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

最后,“直饶去,掷杖问婵娟”,表达了女子对月亮的倾诉与求助,希望月亮能理解她的孤独与哀愁,给予她一丝慰藉。这一句既是对月亮的寄托,也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呼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中秋节夜晚的场景,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展现了离别之苦、思念之情以及对未来的期盼,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和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19)

余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罗敷媚.无题

因何折尽平生福,不比游蜂。得到花丛。

恋绿寻香更宠红。翻怜有物差堪拟,转类寒蛩。

亦似孤鸿。苔径芦洲吊晚风。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伊川令.遣闷

海棠肯受梅花聘。潜把佳期订。寄语东君休禁。

早判海棠得令。梅花从此相并。

倘教负却海棠心,这端是、梅花薄命。

形式:

意难忘.解嘲

谁管相思。是衔香燕子,求友莺儿。

一春声宛转,镇日羽差池。惊梦处,忆人时。

正惹起情痴。又那堪、销魂柳树,织遍愁丝。

何关轻薄如斯。恰君多才思,侬有丰姿。

风清朝剪绣,月白夜题诗。相眷恋,复何辞?

任俗辈嗔嗤。倘若非、天生情种,此意难知。

形式: 词牌: 意难忘

醉太平.送春

春晴恁佳。春阴任他。春林鸟语周遮。唤春归那家。

寻春小车。别春水涯。年年春去咨嗟。怎今春又耶?

形式: 词牌: 醉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