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刘八

六度封书向小孤,一度逢人寄书无。

刘郎嗔我无短吟,素书百纸难论心。

我爱刘郎可无诗,刘郎爱客还笞儿。

我为父执倍其年,见我呼兄挟渠贤。

拨弃勿复陈,对君吟此身。

忆昔在桂堂,疟鬼罹我殃。

世情疏客病,移我君家床。

儿女不辞劳,仆妾何惮忙。

秋风黄叶飞,明灯药炉傍。

我身何日殒,此念何时忘。

丘嫂晚岁归,敬我如小郎。

他年山下结吾庐,朝暮往来摩白须。

我抱子,君抱孙,却使相叙为弟昆。

形式: 古风

翻译

六次写信给小孤山,每次与人相遇都不忍寄出。
刘郎责怪我不常作短诗,即使百纸素书也无法表达我的心意。
我深爱刘郎,他待客严厉,对我也不例外。
我比父亲年长一辈,他见到我都尊我为兄。
不再提及旧事,现在当着你,我吟诵这些诗篇。
回忆往昔在桂堂,疟疾曾困扰我。
世态炎凉,让我感到疏离,甚至被移到你的家中。
家人子女不辞辛劳,仆妾忙碌也无惧。
秋风吹落黄叶,明亮的灯火旁是药炉。
不知何时我才能离开人世,这种思念何时能消减。
丘嫂晚年归来,像对待小郎一样尊敬我。
将来山脚下建起我的小屋,早晚与你相伴,共白头。
我抱孙子,你抱孙儿,我们互相成为兄弟和侄子。

注释

六度:多次。
小孤:地名。
逢:遇见。
刘郎:诗人自称。
短吟:短诗。
论心:表达心意。
爱:喜爱。
笞儿:责罚孩子。
父执:长辈。
倍其年:年长一辈。
拨弃:放弃。
陈:旧事。
疟鬼:疟疾。
罹:遭受。
世情:人情世故。
移:转移。
儿女:子女。
仆妾:仆人和妾室。
秋风:秋季的风。
药炉:煮药的炉子。
殒:死亡。
忘:忘记。
丘嫂:人名。
小郎:年轻男子。
庐:小屋。
摩白须:抚摸白须。
子:儿子。
孙:孙子。
弟昆:弟弟和侄子。

鉴赏

这首宋诗《寄刘八》是陈藻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刘八的深深思念和真挚情感。首句“六度封书向小孤”描绘了诗人多次写信给刘八,但因距离遥远只能寄往小孤山的情景,流露出对友情的执着。次句“一度逢人寄书无”则暗示了通信的不易,进一步强化了对刘八的思念。

诗人提到刘郎嗔怪自己少有诗歌相赠,而“素书百纸难论心”则表达了文字难以完全传达内心情感的感慨。接下来,诗人以谦逊的态度表示自己虽然没有诗才,但深爱刘郎,刘郎待人热情,连孩子都尊敬诗人。诗人自比为长辈,与刘八兄弟般的情谊深厚。

诗中回忆了过去在桂堂的生活,疾病困扰期间,家人悉心照顾,体现了家庭的温暖。诗人感叹时光易逝,疾病带来的痛苦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结尾部分,诗人设想未来老去后,还能与刘八共享天伦之乐,画面温馨感人。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326)

陈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杨南仲

君思家世质,云此闺闾华。

我知财货里,自出人骄奢。

先翁非勤俭,安能美生涯。

儿郎不鼓舞,造化无萌芽。

从今君已悟,拈骰入諠哗。

结棚妆俚戏,达旦听淫哇。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悼网山

福清一半海为田,创邑今垂五百年。

伧蛮世革儒风起,西塘生在网山前。

介夫凛凛松筠操,月鱼识解文章到。

黄檗休誇十二峰,乌窠白屿空餐过。

形式: 古风

敛石堂头有老夫善排遣之语因答以诗

本来无闷可消除,生死穷通一任渠。

若到于今更排遣,读书何处是工夫。

形式: 七言绝句

清晖行

主翁不解饮,安事园池游。

从知莲社侣,所乐在清修。

我忆少壮日,未多禅悦优。

独醒对佳景,愁纹上眉头。

四方观唱礼,文辞旨趣幽。

我膝固不屈,弥陀暗相投。

叶吹光乱转,花覆实泉流。

此外无国土,静中反身求。

湛然真赏妙,谁肯寻糟丘。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