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由明代学者罗钦顺所作,题为《杨恒叔以母老求去诏进太仆少卿以宠其归(其二)》。诗中对杨恒叔的德行与才华给予了高度赞扬,并对其母亲年事已高而请求辞官归家的行为表示了理解和尊重。
首句“早从京兆闻佳政”,表达了诗人早年便听说杨恒叔在京兆地区施政有方,赢得了良好的声誉。接着,“晚向留都近德邻”则指出在后来的某个时期,杨恒叔接近京城,其道德品质与德邻相称,进一步强调了他的高尚人格。
“杯酒未交心已醉,篇章难和讽能频”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杨恒叔与人交往时的真诚与才华横溢。即使在尚未深入交流的情况下,人们就已经被他的魅力所吸引;而他所创作的文章,不仅难以模仿,也常常引发人们的深思与共鸣。
“腰间合有黄金带,头上终须细葛巾”则通过服饰的描述,展现了杨恒叔作为官员的尊贵地位以及其简朴的生活态度。黄金带象征着权力与财富,而细葛巾则是古代士大夫常用的头饰,既体现了身份,又符合其不拘小节的个性。
最后,“文敏家声浑未坠,百年林木尽含春”总结了杨恒叔家族的荣耀并未衰减,就像百年树木充满生机一样。这不仅是对杨恒叔个人成就的肯定,也是对其家族传统美德得以传承的赞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杨恒叔个人品德、才华及家庭传统的赞美,展现了明代社会对于官员道德修养与家族荣誉的重视,同时也体现了对孝道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