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恒叔以母老求去诏进太仆少卿以宠其归(其二)

早从京兆闻佳政,晚向留都近德邻。

杯酒未交心已醉,篇章难和讽能频。

腰间合有黄金带,头上终须细葛巾。

文敏家声浑未坠,百年林木尽含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此诗由明代学者罗钦顺所作,题为《杨恒叔以母老求去诏进太仆少卿以宠其归(其二)》。诗中对杨恒叔的德行与才华给予了高度赞扬,并对其母亲年事已高而请求辞官归家的行为表示了理解和尊重。

首句“早从京兆闻佳政”,表达了诗人早年便听说杨恒叔在京兆地区施政有方,赢得了良好的声誉。接着,“晚向留都近德邻”则指出在后来的某个时期,杨恒叔接近京城,其道德品质与德邻相称,进一步强调了他的高尚人格。

“杯酒未交心已醉,篇章难和讽能频”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杨恒叔与人交往时的真诚与才华横溢。即使在尚未深入交流的情况下,人们就已经被他的魅力所吸引;而他所创作的文章,不仅难以模仿,也常常引发人们的深思与共鸣。

“腰间合有黄金带,头上终须细葛巾”则通过服饰的描述,展现了杨恒叔作为官员的尊贵地位以及其简朴的生活态度。黄金带象征着权力与财富,而细葛巾则是古代士大夫常用的头饰,既体现了身份,又符合其不拘小节的个性。

最后,“文敏家声浑未坠,百年林木尽含春”总结了杨恒叔家族的荣耀并未衰减,就像百年树木充满生机一样。这不仅是对杨恒叔个人成就的肯定,也是对其家族传统美德得以传承的赞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杨恒叔个人品德、才华及家庭传统的赞美,展现了明代社会对于官员道德修养与家族荣誉的重视,同时也体现了对孝道的推崇。

收录诗词(510)

罗钦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答尹宪副先生(其一)

顿收佳什见情亲,一字都来不犯尘。

秋院挥毫风正爽,晓窗开卷墨犹新。

论心每忆同游处,矫首难忘奉别晨。

门带清流山附屋,暮年新酒共谁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秋答尹宪副先生(其二)

天赋微才谅有垠,误蒙新命出枫宸。

平生漫许心非石,何道能令鬼不神。

报乏涓埃惭厚禄,愁深江海系斯人。

争如未老身先退,林下清风世所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秋答尹宪副先生(其三)

十年一曲采芝歌,高挂朝冠保太和。

风采至今传蜀土,文章从昔重贤科。

情萦藻句能多寄,光照寒门辱再过。

休怪报章成怠缓,两曹重叠簿书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和答杨司训先生

芹泮香风十载闻,故山归早亦殊恩。

春来每自添诗债,酒罢同谁卧竹根。

台省备员遥庆我,篇章传世竟输君。

因风报李还西望,云树参差日未昏。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