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初临.平山堂看龙舟

高阁凌霄,长坂掣练,正逢竞渡芳游。

遥指旌旗,回旋三两龙舟。满湖烟景齐收。

沸笙歌、乱逐中流。锦波荡桨,春雷叠鼓,作势昂头。

当年阑槛,种柳依依,醉翁陈迹,鸿雪空留。

青山无恙,哀弦豪竹都休。

罗绮云稠,笑无端、极目凭楼。惹闲愁。

几多鳞爪,惊起沙鸥。

形式: 词牌: 燕春台

鉴赏

此诗描绘了夏日平山堂观赏龙舟竞渡的场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湖面的烟景、笙歌与龙舟的动态之美。首句“高阁凌霄,长坂掣练”以夸张的手法,将观景点置于高处,视野开阔,仿佛一条白练在远处蜿蜒,预示着即将展开的龙舟比赛的壮观景象。

接着,“正逢竞渡芳游”点明了活动的主题——龙舟竞渡,正值春末夏初,景色宜人,人们在此欢聚一游。诗人通过“遥指旌旗,回旋三两龙舟”描绘了龙舟在湖面上的动态,旗帜飘扬,龙舟穿梭,场面热烈而充满活力。

“满湖烟景齐收”一句,将湖面的烟雾与景色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朦胧而和谐的美。接下来,“沸笙歌、乱逐中流”则生动地描绘了湖面上音乐与歌声交织,随波逐流的热闹情景。通过“锦波荡桨,春雷叠鼓,作势昂头”,诗人进一步刻画了龙舟划动时的激烈与气势,仿佛春雷般的鼓声与波浪的起伏相呼应,展现出龙舟赛的紧张与激烈。

“当年阑槛,种柳依依,醉翁陈迹,鸿雪空留”这一段,诗人回忆往昔,表达了对历史遗迹和美好时光的怀念。柳树依依,仿佛见证了过往的欢乐与故事,如今却只剩下雪痕,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淡忘。

“青山无恙,哀弦豪竹都休”则转而抒发了一种超脱的情感,青山依旧,但过去的欢声笑语已不再,哀弦与豪竹的乐声也已消逝,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最后,“罗绮云稠,笑无端、极目凭楼。惹闲愁。几多鳞爪,惊起沙鸥”描绘了人群如云,笑声不断,人们倚楼远眺,心中却生出几分闲愁。几只沙鸥被这热闹所惊扰,飞起于水面,增添了几分自然界的生机与灵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不仅展现了龙舟竞渡的壮观与热闹,更蕴含了对历史、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与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53)

阮恩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扬州慢

万点疑星,四围如画,往来半是灯舟。

正繁弦急管,响彻大江流。

忆邗上、湖亭逭暑,清歌檀板,鼓吹都休。

怎人移星换,旬馀疑隔三秋。

一轮皓月,喜此时、同照山丘。

更烛影摇红,波光耀彩,几费凝眸。

生怕汝南鸡唱,知慈云、返棹难留。

这馀辉长夜,顿添无限新愁。

形式: 词牌: 扬州慢 押[尤]韵

浣溪沙.吴江舟次

江北江南暮霭平。濛濛烟树雨初晴。

万家灯火隔湖明。

风送归云栖断岭,星连寒月带孤城。

轻帆一刻过松陵。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十六字令

愁。羽檄纷驰又一秋。频回首,惆怅水西流。

形式: 词牌: 归字谣

剔银灯.砚屏

悄坐夜窗孤暝。不减临池清兴。

试启银屏,照来瓦砚,隐约墨痕深映。凝眸细认。

注潋滟、笔花流影。格写眠虫秀整。光冻讶螺清冷。

玳几灯疏,金星奁小,比似晕妆窥镜。兰笺书尽。

觉恍惚、有人遥领。

形式: 词牌: 剔银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