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出南康游庐山

舍舟星子渚,遂作庐山游。

空濛杳霭间,十里松桂秋。

草木吐香润,泉石交横流。

乃知山中物,一一皆其尤。

岚逼空翠湿,峰高紫烟浮。

心闲云出岭,眼净龙还湫。

月壑夜窈窕,风林晚飕飗。

稍闻钟磬声,迥觉梵宇幽。

平昔念清赏,孰云今乃酬。

似非人间境,须向物外求。

顾揖虽不暇,吟哦浩难收。

聊将诗纪行,一洗他年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至星子渚后,决定游览庐山的景象与感受。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庐山的自然风光,如“空濛杳霭间,十里松桂秋”描绘了山间雾气缭绕,松树和桂花在秋日里散发出的香气;“草木吐香润,泉石交横流”则表现了草木的生机与泉水的灵动。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庐山景致的独特见解,“乃知山中物,一一皆其尤”,认为山中的每一处景致都是独一无二的。进一步描绘了山间的云雾、山峰、以及夜晚的月色与风声,如“岚逼空翠湿,峰高紫烟浮”、“月壑夜窈窕,风林晚飕飗”。

最后,诗人提到听到寺庙的钟磬声,感受到佛寺的宁静与庄严,表达了对清静赏景的向往与实现的喜悦。“平昔念清赏,孰云今乃酬”表达了诗人长久以来对清雅之景的向往,如今得以实现的满足感。“似非人间境,须向物外求”则表达了对庐山仙境般景色的赞叹,认为这样的美景只能在自然之中寻找。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庐山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653)

李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 字:伯纪
  • 号:梁溪先生
  • 生卒年:1083年-1140年2月5日

相关古诗词

过玉涧道人草堂

道人妙弹琴,能作醉翁操。

人亡琴亦亡,颇为识者悼。

草堂玉涧边,芜没已秋草。

穗帐鹤惊空,药杵香馀捣。

竹光净如洗,桂子寒不扫。

松风肃泠泠,犹想琴声好。

形式: 古风

五老峰

五峰秀出如五老,须发苍然长美好。

问之不肯道姓字,俨若子房从四皓。

商山采芝亦已久,汉庭辟谷何其早。

优游相与定储皇,携手江湖共幽讨。

化为峰石寄山巅,下视尘寰真电扫。

衣冠想像犹伟然,容貌至今初不槁。

祗应明月见当时,间有白云来问道。

逝将筑室近峰前,岁晚相依得相保。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罗汉寺

梵宫台殿古,松桂碧参天。

玉涧碎寒石,金池开小莲。

循渠穷水脉,策杖到岩巅。

渐入庐山境,从参五味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自罗汉院欲游寻真观雨作不果遂次栖贤闻寻真景物尤美留为异日不穷之赏赋诗纪之

羽人之宫邻五老,杖屦欣然事幽讨。

那知一夜雨翻盆,山路难行愁滑倒。

世间违意常八九,万事皆然宁自保。

山灵岂是秘幽奇,欲结清欢故相恼。

传闻景物冠庐山,小殿飞楼更精巧。

古潭摇荡明月光,绿萝青松覆烟草。

屏风九叠云锦张,古来诗句谪仙好。

山中道士不出门,玉杵金丹手亲捣。

我方放浪谢冠裳,未觉山林迹如扫。

真游傥有不尽缘,容我他年来访道。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