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菩提坛示定通上人

人人各有一菩提,争奈寻常习罔迷。

只有一人迷不得,五更先已过曹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以“人人各有一菩提”开篇,巧妙地引出了人生的普遍性与独特性,每个人内心深处都蕴含着智慧的种子,即“菩提”。然而,“争奈寻常习罔迷”,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被世俗的欲望和习惯所迷惑,迷失了自我,无法触及内心的智慧。

接着,“只有一人迷不得,五更先已过曹溪。”这里运用了佛教中的典故,曹溪是六祖慧能说法之地,象征着觉悟和智慧的源泉。诗人指出,只有少数人能够超越常人的迷惑,提前在心灵的旅程中达到觉悟的状态,如同在五更时分就已经穿越了世俗的尘埃,到达了智慧的彼岸。

整首诗通过对比普通人与觉悟者的不同状态,表达了对追求内心觉醒与智慧的渴望,以及对那些能够超越世俗束缚,提前达到精神自由境界的人的赞美。语言简洁而寓意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深刻洞察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收录诗词(12)

李义壮(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峡山飞来寺

梵宫深处结高台,巾舄登临野思开。

变幻浪传猿化去,清空惟有鹤飞来。

乐舒眼界云千岫,笑酌心泉水一杯。

山色溪流两奇绝,更从何处问蓬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咏陶潜

长赋归来日,黄花天气清。

兴浓诗句爽,心静梦魂轻。

富贵功名外,溪山杖履行。

北窗高卧处,风月有谁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喜熊子直过访

犬吠呼童启筚门,故人经过叙寒温。

仪容自是流年改,心性依然旧日存。

菽水传杯聊叙阔,草毡连枕共盘桓。

明朝且莫言归去,鱼有方塘菜有园。

形式: 七言律诗

题南山为表兄李世资

仰止南山巅,屹然安且静。

薰风时往来,离照日辉映。

飒飒动松冷,琅琅发高咏。

声和气亦和,祯祥日相应。

抱真无别藏,积善有馀庆。

竹梅振古芳,驻此悠悠景。

人生百岁期,未了登临兴。

办得春服成,相携入篁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