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农

农岂犹需我劝农,且从人意卜年丰。

喜闻布谷声声急,莫为催科处处穷。

父老来前吾语汝,官民相近古遗风。

欲知太守乐其乐,乐在田家欢笑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农民们不再需要我来劝勉务农,就顺应人心去期待丰收的年景。
听到布谷鸟急促的叫声令人欢喜,别让催缴赋税搞得百姓无处藏身。
乡亲们上前,我告诉你们,官民关系亲和是自古以来的好传统。
想知道太守真正的快乐,那就在田间百姓的欢声笑语中寻找。

注释

农岂犹需:农民们是否还需要。
我劝农:我来劝勉务农。
且从人意:姑且顺应人心。
卜年丰:预测丰收。
布谷声声急:布谷鸟的叫声急促。
催科处处穷:到处催缴赋税导致困苦。
父老来前:乡亲们上前。
吾语汝:我告诉你们。
官民相近:官民关系亲密。
太守乐其乐:太守(指官员)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
乐在田家:快乐源自田间的百姓。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江万里的作品《劝农》。诗中的意境十分鲜明,通过对农事的描述和对官民关系的理想化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和谐状态的期望。

"农岂犹需我劝农,且从人意卜年丰。"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认为农业是国家的根本,不需要过多劝说,因为人们都希望通过辛勤劳作获得丰收。

"喜闻布谷声声急,莫为催科处处穷。"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农事繁忙的画面,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农民不受官府逼迫和剥削的美好愿望。

"父老来前吾语汝,官民相近古遗风。" 这里通过“父老”一词传达了一种尊重和亲切的情感,同时也表明了诗人对于官员与百姓关系和谐相处的赞美之情。

最后两句 "欲知太守乐其乐,乐在田家欢笑中。" 则直接指出了理想中的太守,其快乐来源于农家欢声笑语之中,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官员亲民的期望,也体现了他对于田园生活的美好憧憬。

总体而言,江万里的这首《劝农》通过对农业生产的描述和对社会关系的理想化构建,展现了一种既充满诗意情感又蕴含深刻哲思的艺术境界。

收录诗词(16)

江万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临,万里是其出仕后的用名。南宋著名爱国丞相,民族英雄,是南宋末年仕林和文坛领袖,中国十三世纪著名的政治家和教育家。与弟江万载、江万顷被时人和后世雅称为江氏“三古”或江氏“三昆玉”。创办的白鹭洲书院,千年来培养出文天祥等十七位状元,2700多名进士。任正式官职91种,三度为相;一生为官清廉,政绩斐然,直言敢谏,忧国爱民。其一生堪称古今之完人,千古道德风范之楷模。是江西著名的地方先贤之一

  • 字:子远
  • 号:古心
  • 籍贯:南康军都昌(今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
  • 生卒年:1198年—1275年

相关古诗词

和瑞雪

与天通处在人和,未有人和天荐瘥。

消息连朝来玉阙,川原满眼尽银河。

坡书已得欧公体,力士宜尊太白靴。

人物于今如越雪,欲令惯见不嫌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题黄鹤楼

黄鹤楼高倚半天,楼中黄鹤去千年。

檐楹自是留真境,几席何妨得老仙。

云护山光秋驻马,日笼江影昼停船。

良工改写归图画,俯仰令人一慨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诗退风涛

万里为官彻底清,舟中行止甚分明。

如今若有亏心事,一任碧波深处沉。

形式: 七言绝句

柯山图

柯山千仞郁嶙峋,喜见丹青写送人。

洞府无人留永日,神仙有路隔重云。

苍松白石秋容净,绝壁悬崖晓势分。

归向公庭对真景,却疑人是画中身。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