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邵端峰方伯之山东

曾是君王侍从臣,石渠文藻动儒绅。

廿年湖海空馀梦,六省台垣重看人。

遥忆灵光能作赋,即看汶水更知津。

观风南国堪谁采,野史名山只自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渐逵所作的《送邵端峰方伯之山东》。诗中表达了对友人邵端峰即将前往山东任职的惜别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邵端峰才华与品德的赞誉。

首联“曾是君王侍从臣,石渠文藻动儒绅。”以“曾是”二字开篇,暗示邵端峰曾经在宫廷担任要职,其文才出众,影响着文坛,赢得了儒士们的敬仰。这里运用了典故,将邵端峰比作古代的文臣,突出了他的文学成就和影响力。

颔联“廿年湖海空馀梦,六省台垣重看人。”通过“廿年”与“六省”这两个时间与空间的概念,描绘了邵端峰过去二十年漂泊江湖的生活,以及如今即将赴任新职的情景。这里的“空馀梦”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追忆,“重看人”则预示着新的开始与期待。

颈联“遥忆灵光能作赋,即看汶水更知津。”进一步赞美邵端峰的文学才华,提到他能写出如灵光般闪耀的佳作,并且暗示他如同汶水一般,不仅有深邃的内涵,还能引领他人前行。这里使用了“赋”这一古典文学体裁,强调了邵端峰在文学上的造诣。

尾联“观风南国堪谁采,野史名山只自论。”表达了对邵端峰前往山东任职的关切与祝福,认为他在南方的风土人情中能够有所发现,但真正的价值与贡献只能由他自己去评判与记录。这里暗含了对邵端峰个人品质与能力的高度信任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邵端峰过往经历、文学才华以及未来使命的描绘,既表达了深厚的友情,也展现了对友人能力与品德的充分认可。

收录诗词(780)

王渐逵(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中秋夜感兴(其一)

白日青天迥不沦,帝王中国自传神。

庄周万古堪长罪,幻说西方有圣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山中秋夜感兴(其二)

汉儒糟粕汨天常,寥落侵侵入晋唐。

至宝眼前浑不识,却从胡黠乞馀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山中秋夜感兴(其三)

云谷归来夜未央,绕篱黄菊映秋芳。

閒陪无极翁迟坐,风月满庭花正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山中秋夜感兴(其四)

击壤吟成梦已非,每因康节畅玄机。

閒随安乐窝边去,带得先天一片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