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词人樊增祥所作的《转应曲》第八首。它以“桃叶”为引子,描绘了一幅深情的离别场景。"记折缃梅赠别"一句,通过折梅相赠的动作,表达了词人对往昔情事的回忆和对离别的怀念。"归期已过蔷薇"暗示了时间流逝,友人未归,而蔷薇花已凋谢,增添了离别的感伤。
"更待明月絮飞"进一步渲染了离别后的孤独与期待,明月和飞絮都是寄托相思的意象,尤其是飞絮,飘忽不定,象征着情感的无定和难以把握。最后两句"飞絮。飞絮。因甚不教春住",词人借飞絮责问春光为何不留连,表达了对时光匆匆、春去无痕的无奈和对相聚时光的深深眷恋。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离别的深深感慨,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