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老子

六十得一儿,命名曰老子。

头大趾亦方,眉秀目颇美。

唇齿红且白,鬓脚垂两耳。

肌肤更坚实,神色一秋水。

忆昔学行时,匪跌即跛倚。

脚根一有力,疾走竟不止。

出入有所见,历历用手指。

有时牵我衣,一步一回视。

及其渐学语,小鸟鸣花里。

舌尖涩且艰,句句带渣滓。

一朝语忽明,轻清真可喜。

饭熟叫我食,天明呼我起。

客来方揖罢,报我几倒屣。

张拱学侍立,差可成人比。

见我看书时,拉取凭小几。

而也而也诵,指字直到底。

有时见作书,彼则强索纸。

把笔信糊涂,殆若归鸦比。

岁时或祀先,我跽彼亦跽。

我口方致词,彼口亦云尔。

老夫见乖觉,自庆得兰茝。

夫何香不永,遽逐萧艾死。

尔死我何堪,哭声彻闾里。

坐卧欲发狂,动作自委靡。

有时梦中见,血泪流未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父亲对儿子成长过程的深情回忆与感慨。诗人以细腻的笔触,从出生、学步、学语、学礼、读书到祭祀祖先的每一个阶段,都充满了对儿子的关爱与期待。

“六十得一儿,命名曰老子”,开篇便点出儿子的珍贵与特别,命名为“老子”,寄寓了深意与期望。接着,诗人通过一系列生动的细节描写,如“头大趾亦方,眉秀目颇美”、“肌肤更坚实,神色一秋水”,展现了儿子成长过程中的外貌变化和精神风貌,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骄傲与自豪。

“忆昔学行时,匪跌即跛倚”,描述了儿子学习走路的过程,既有跌倒也有依靠,体现了成长的不易与艰辛。随着年龄的增长,“脚根一有力,疾走竟不止”,儿子逐渐展现出独立与活力,对世界充满好奇与探索欲。

“及其渐学语,小鸟鸣花里”,儿子开始学说话,虽然“舌尖涩且艰,句句带渣滓”,但“一朝语忽明,轻清真可喜”,语言能力的突飞猛进让父亲感到无比欣慰。儿子的成长不仅体现在身体上,更体现在心智的发展上,他学会了表达自己的需求,如“饭熟叫我食,天明呼我起”,以及对家庭礼仪的理解,如“客来方揖罢,报我几倒屣”。

“张拱学侍立,差可成人比”,儿子模仿成人的行为举止,虽仍有稚嫩之处,但已初具人形,显示出即将步入社会的准备。在阅读与书写的过程中,儿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与努力,尽管“把笔信糊涂,殆若归鸦比”,但这种尝试与探索是成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岁时或祀先,我跽彼亦跽”,儿子在祭祀祖先的仪式中,与父亲一同跪拜,体现了对家族传统的尊重与传承。通过这些细节,诗人展示了父子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对家族血脉延续的重视。

然而,好景不长,儿子的突然离世给父亲带来了巨大的悲痛与失落。“老夫见乖觉,自庆得兰茝”,父亲因儿子的聪明伶俐而感到庆幸,却未曾料到这份喜悦如此短暂。儿子的早逝如同花朵未及绽放便凋零,让父亲深感遗憾与痛苦。

“夫何香不永,遽逐萧艾死”,诗人以花喻人,表达了对儿子生命短暂的感慨。儿子的离去不仅让父亲心碎,也让周围的人为之动容,其哀痛之声传遍邻里。

整首诗通过对儿子成长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父爱的深沉与复杂,以及面对失去时的无尽哀伤。诗人通过丰富的细节与情感的交织,勾勒出一幅幅温馨而又略带忧伤的画面,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珍贵,以及亲情之爱的力量。

收录诗词(67)

叶元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为户部侍郎,后任广东潮州知府。为清流著名诗人,著有《古崖集》

  • 号:古崖
  • 籍贯:清流县
  • 生卒年:1481

相关古诗词

玉山发舟

玉山河水落,出?石齿齿。小舟费推移,一步如一里。

趺坐矮篷下,低头不敢起。

明日且肩舆,从容看山水。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一笑轩为潮州陆高士作

结轩在东皋,而无车马驰。

俯仰天地宽,何物能羁縻。

此中有真趣,难与俗子知。

万事付一笑,何用劳心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厓翁亭为前人作

古厓慕高士,驾车到竹林。

清论正有趣,薄言日西沈。

子今构斯亭,人岂识子心。

子有无弦琴,舍我谁知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姑苏怀古

吴王宫中草芊芊,西施今去几千年。

胥门江水流不歇,虎丘山色还依然。

我来江上一怀古,前代兴亡难尽数。

月明独自倚孤篷,疏雨沈沈夜当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