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抚赵子直饯朱晦庵于怀安二首得重字(其二)

虎夷长想蕙兰踪,螺渚幸修桑梓恭。

诗造本情天下诵,学传正统世儒宗。

三山过客日无数,四海闻人此一逢。

官烛行行送归路,半村无月海云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亦之的作品,题为《同安抚赵子直饯朱晦庵于怀安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对朱晦庵的敬仰之情以及与他相聚的珍贵时刻。首句“虎夷长想蕙兰踪”以虎夷之地比喻朱晦庵的高尚品格,如同蕙兰般清雅;“螺渚幸修桑梓恭”则表达了对故乡的尊重和对朱晦庵的恭敬态度。接下来的两句“诗造本情天下诵,学传正统世儒宗”,高度赞扬了朱晦庵的文学才华和学术影响力,他是诗坛的典范,儒学的正宗。

“三山过客日无数,四海闻人此一逢”描绘了朱晦庵受到各地人士的景仰,而诗人能在此相遇实属难得。最后一句“官烛行行送归路,半村无月海云重”以夜晚送别的情景作结,官家的蜡烛照亮归途,但村庄半掩在重重海云之下,渲染出一种离别的淡淡哀愁和对友人的深深祝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赞颂,展现了诗人对朱晦庵的敬仰和与之交往的珍贵记忆,体现了宋代理学士人的风范和对学问的尊崇。

收录诗词(145)

林亦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岁晚山楼书怀

傩鼓逢逢起,江边岁又除。

哦诗犹古木,高枕尚僧居。

脚垢时忘洗,头蓬月懒梳。

自应尘事少,非我故耽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次韵奉酬林仲雨

年去又来三月强,诗成未了寸心狂。

已无精力能穿鹄,尚有头颅可牧羊。

老柏纵教逢岁晚,幽兰本不为人香。

东胶待补犹堪战,莫道今无识绕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韵奉酬致仕通直吴七丈上元所寄之什

空齐自合冷如灰,何物龙钟似不才。

日日读书无处用,年年作客几时回。

君为诸老先生行,我在当初最后来。

可忍残春对耆旧,不携斗酒去相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江上

败絮沧江上,柴门落日中。

论文谁与共,觅句不须工。

壮思如秋叶,搔头似老翁。

崎岖村浦路,敢自说豪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