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丁鹤年的作品《兀兀》,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功业无成的感慨以及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首句“数茎白发镜中新”,描绘了诗人照镜时发现新增添的几根白发,流露出时光匆匆的无奈和岁月催人老的悲凉。次句“兀兀穷年愧此身”,“兀兀”形容劳苦不懈,诗人感叹自己一生辛劳却无所建树,内心充满愧疚。
第三句“万里云霄双倦翼”,以疲倦的鸟儿比喻自己,即使有凌云之志,也因年岁增长而力不从心。第四句“千寻江汉一穷鳞”,进一步强调自己的渺小,如同江汉中的孤鱼,无法游向广阔的天地。
第五、六句“望乡薄暮凭西日,去国中宵礼北辰”,通过傍晚眺望故乡和深夜对着北方星辰祈祷,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和对国家的忠诚。
最后两句“客路渐遥身渐老,此生何以报君亲”,诗人感慨路途遥远,身体衰老,不知如何才能报答父母和国家的养育之恩。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